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面临着“一国两制”格局下的广播形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决定了我国内地的广播与港澳地区的广播将长期共存。两种制度下的广播长期共存于统一的中国之中,必然会出现差别或矛盾,必然会相互比较和竞争、相互覆盖和渗透、相互交流和合作,必然会有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42.
学界目前尚未就手机文学的本质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手机文学的本质可以从文学和产业两个方面来界定。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手机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手机文学是一种增值服务,即移动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43.
如何把握和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丈学‘现代化”,文学史的研究存在三大理论范式,即意识形态范式,“整体”性范式,现代性范式。意识形态范式认为,一九四九年前后两个阶段的丈学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学。“整体”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丈学是世界丈学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整体”,并非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九四九年而中断。现代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现代性在文学层面的一种表现和展示。  相似文献   
44.
门槛     
蜀江县城正街旁,有一条宁静的小巷,弯弯拐拐的小巷深处有一个古朴的四合小院。(是实写也是虚写。“宁静”之处后来不宁静了。“深处”、“古朴”也有所寄寓。)小院里住着张家祖孙三代人。(本段虽是一般交代,但却为故事的展开蓄足了势。)  相似文献   
45.
梁启超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传播与接受存在范围有限、效果不佳等问题。原因有三:一是以“辩证”的名义把梁启超后期教育思想故意遮蔽;二是以“专业主义”名义将梁启超教育思想进行“肢解”;三是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超功利性与当代教育的功利性存在冲突。若要解决梁启超教育思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做到:一是准确理解、科学评价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二是消除梁启超教育思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几对紧张关系,三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