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依据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结构分析,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界分为思想方法、理论观点和社会心理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力图揭示不同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由此确定相应的教育思路和选择必需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由其特性所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性主要有: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范畴是学科的基石,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两个问题主要指"有专业,缺学科"和"有教学,缺训练"。"有专业,缺学科"实际上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门知识的丰富发展前行乏力,对此,需要建立评估学科知识体系发展的柔性指标体系来推进学科专门知识的发展。"有教学,缺训练"是指学生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中缺乏专业训练,对此,需要采取更多有利于加强对本科生专业训练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需要认真考量紧密相连的三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要“贴近”,以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和要求特征能不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第二是“贴近”什么,即大学生现实生活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表现?第三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做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本文主要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创新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品质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是有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生态环境。这种环境是指已有学者所认为的那种“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宽松境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可以经常处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况中。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塑造或培养人们的创新品质,保证创新品质及其成果的作用力方向。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植有助于创新的社会或群体心理氛围,培植一定的规章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文化可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主要有领导方式、教学和科研活动特点、教师行为风格、师生交往方式、学生治学精神、校园环境氛围等。而大学精神主要指在大学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一贯的、持久的、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并引以为豪的大学文化理念和文化品质,它既指大学中全体成员的言行中所渗透的一种主导意识,也指他们所具有的精神活力状况和精神气质。大学精神又是会流变的,这种流变在质变与量变方面具有两极性。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有文化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在理论上明确"指导"、"占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等概念的内涵与表征。为了坚持这种指导地位,需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问题,明确这种指导地位的实际情况,既积极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又注意意识形态领域之外社会实践成效的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科学人生观教育,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定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几年来,高校在开展人生观教育中,着重进行理论教育与错误观点辨析,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从教育效益优化角度看,我们还有许多潜在的教育环节尚待研究与开发。从总体上看,人生观教育在溶合学生的需求、情感、人生、经验等因素方面还不够广泛,以至人生观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外在的社会要求上,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动机、意识与情感,换言之,人生观教育还没有转化为学生自觉总结个人人生经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也必须从原先比较注重扩大规模、大面积增设博士点和硕士点转变到深入调整专业布局、高度重视专业培养的质量、提升专业训练的水平、严格专业建设的要求等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