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全面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又特别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4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实施这一任务需要在方法论上明晰大众化的表征、路径、过程以及相关条件。大众化主要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过程与机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结果。于是大众化就意味着必须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活化、通俗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以及由初级起端的循序递进性等。大众化通常经历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其中教育宣传是一种直接作用路径,其他三种是间接作用路径。大众化是一个由理论观点影响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和由理论观点掌控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体意识两种过程交互作用相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从政治沟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从政治沟通的层面、政治沟通的内容表现方式以及沟通障碍及其克服等几方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沟通手段,需要在传递政治知识、发散政治信息、交流政治意见,增进政治情感一体化,特别是弥合政治文化的背向分野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并达致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试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既表现为社会思潮的影响特点,又直接表现为影响机制。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特点主要指影响对象的模糊选择和明确制导、影响的交叉重叠性、影响方式的复杂性和影响周期的压缩和速率的提升等。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主要有:通过社会时尚进行传播扩散、通过社会比较产生比较效应、通过社会经验的佐证或商业宣传的支撑作用以及通过生活方式加深影响等。  相似文献   
4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下属问题,即关于学科归属与理论研究的定位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及学科的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研究方式方法与学科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2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以将学科发展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有其主要特征.第一阶段:1984-1988年,学科理论体系初步确立和专业建设的初始期.第二阶段:1989-1993年,巩固提高已有成果,全面开展专业建设,形成学科群.第三阶段:1993-1996年,蕴涵新发展机会的阶段.第四阶段:1997-2003年,高速发展与不平衡状态相间杂的阶段.第五阶段:2003年以来,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面临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理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7.
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需要认真考量紧密相连的三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要"贴近",以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和要求特征能不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第二是"贴近"什么,即大学生现实生活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表现?第三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做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本文主要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8.
在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迭出的时期,社会意识形态要预防“塔西佗陷阱”.第一,既要预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体系缺失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公信力,同时也要警觉宣扬和传播这些思想理论体系之社会工具的公信力问题,还要警觉社会信任“韧带”脆弱状况危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正常运作.第二,要厘清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的各种社会工具的不同功效.第三,要分析导致“塔西佗陷阱”的社会深层原因,认真解决在社会意识形态问题背后的那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矛盾问题,要积极面对这些年来凸显的劳资矛盾、干群矛盾、贫富分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矛盾等.  相似文献   
49.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心理环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问题上,人们固然关心那些实体环境因素的变化,如经济方面的产业发展状况、金融环境、物价指数环境;政治方面的制度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反腐倡廉环境;社会方面的民生保障环境、生态保护状况、食品安全环境;外交方面的国家形象、外交政策、国家安全等环境要素等.但实体环境因素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大多是通过社会心理环境这种软因素而发生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特征对人们心理的制约作用,而人们的心理状态又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发挥.  相似文献   
50.
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可以划分为学科初创、学科调整、学科规范发展三个阶段,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目前仅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可谓“任重道远”.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的交叉状态,也需要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困境以及下一步通过学科交叉获得高层次创新和深度发展的动力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