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采用青少年人际适应问卷、家庭功能评价量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调查了2332名中学生的人际适应特点,并探讨家庭功能和情绪智力对中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人际适应水平从初一到高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女生在亲社会倾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中学生人际适应,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疏离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人际疏离呈显著正相关;(3)情绪智力在家庭功能和人际适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2.
以259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大学生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情境下的撒谎行为,并探讨了社交焦虑、自尊水平两个变量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个体差异上,大学男生自我报告有更多的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撒谎行为,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报告更多一般撒谎行为,撒谎行为在年级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2)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情境下撒谎行为正相关.(3)社交焦虑程度高的个体较少撒谎行为,高自尊的个体更多撒谎行为;社交焦虑和自尊对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撒谎行为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3.
鲁迅先生在他的《随感录二十五》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了,很为诧异,便发愤说:师何以还须受教,如此看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只要能生。能生这件事,自然便会,何须受教呢。却不知中国现在,正须父范学堂;这位先生便须编入初等第一年级。”这篇文章发表于1919年的9月15日,距今已有80年,但是它的意义并没有随时间而消逝。今天开“父范学堂”这样一个栏目,就是为了给父亲一个交流的园地,交流如何从一个“孩子之父”变为“‘人’之父”。…  相似文献   
44.
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 ,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 ,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 ,以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 ,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对发展我国科学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成立了研究组 ,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并组织了多次研讨会 ,邀请有关院士和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员参加。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 ,并广泛征求意见 ,包括科技部、教育部的意见 ,最后形成“面向 2 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咨询报告。报告对发展我国科学教育提出了 5…  相似文献   
45.
青少年网络成瘾、父母监控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2139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查了青少年网络使用现状,并探讨了父母监控在网络成瘾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作用.结果:(1)25.5%的父母经常指导孩子上网,结交新网友是报告最多的网络潜在危险行为.(2)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3)在社会适应的积极维度,网络成瘾者得分显著低于非成瘾者;消极维度则与之相反.(4)父母监控在网络成瘾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整合已有理论和实证成果的基础上,从关键性任务分析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将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指标划分为内容领域和功能状态。通过开放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了评估社会适应状态的四个具体领域,并据此编制自我报告问卷进行验证。在对全国2314名中学生所填写问卷进行分析后,形成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问卷最终共50个项目,包括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向、社会疏离、行事效率、违规行为、积极应对和消极退缩等8个一阶因子;分为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4个领域,以及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功能状态。经多质多法模型的交叉验证分析,问卷的二阶结构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可以从四个适应领域和两种功能状态考察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初步验证了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领域-功能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7.
新起点项目(New Beginnings Program,NBP)是美国心理学家Wolchik等人为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编制的一套家长干预技术。NBP面向离异母亲,包括为期十周的团体培训及两次个别辅导。NBP课程的内容包括提高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质量,增强母亲管教孩子的有效性,增进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与联系,减少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离婚人数持续上升,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详细介绍了NBP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内容、形式等,收集了NBP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将NBP引入中国家庭。  相似文献   
48.
社会能力研究的概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能力是个性、社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社会能力影响因素、发展特点以及培养三个方面概述了当前社会能力研究的现状,同时思考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1.亲子沟通的作用机制理论:①家庭沟通图式理论。该理论认为家庭成员有一个关于家庭关系和成员之间沟通的内在工作模型,即家庭沟通图式。该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指导个体对其他家庭成员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在一个家庭中,除了家庭成员共有的家庭图式外,还会因成员之间关系性质的不同,形成不同关系的沟通图式,如夫妻沟通图式、亲子沟通图式。图式不同,内容也不同。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情绪智力颇受大众关注,并被认为是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要素。但是,这一论断是否准确客观,仍然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根据情绪智力的理论和研究,情绪智力可分为能力型情绪智力和混合型情绪智力,两种情绪智力在概念界定和测量方法上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功能的准确评估。根据两种情绪智力在个体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工作和教育成果等领域的现有研究结果,不管是能力型情绪智力,还是混合型情绪智力,的确与个体生活中的很多积极结果显著相关,但现有研究尚不能证明情绪智力对于这些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情绪智力的作用并未超越智力。所以,对于情绪智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应客观认识情绪智力的有限影响力,区分理论基础不同的两种情绪智力,在情绪智力有独特作用的领域尽可能发挥其功能,此外,应将情绪智力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塑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