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将儿童心智阅读能力视作一种基于规则或逻辑的推理,并以此设计出了错误信念任务等经典任务.大量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不佳,因此该群体被认为是缺少心理理论的"心灵盲".基于对心理理论概念及其元理论的分析,并在神经现象学视角下结合镜像神经元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主观报告及其行为的现象学描述,本文尝试揭...  相似文献   
22.
王辉  郭本禹 《教育导刊》2011,(10):54-57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学生道德判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主要涉及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道德判断的测评方法、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道德判断的干预研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3.
进化心理学是近20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在人格方面,它主张从生物进化论的视角,借用自然选择和适应的概念,深刻揭示人格的形成与表达机制。该文主要探讨了进化心理学是如何从人类本性、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三个水平或维度对人格进行分析的,最后对这一新的研究取向作了总结和简评。  相似文献   
24.
随着品德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进化论心理学等领域的发展,道德判断的神经生理研究成为新的动向。该文对近年来有关道德判断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其中,大脑相关区域是道德判断过程的神经生理基础;进化论取向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亮点;正常人群和特殊被试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方法(脑成像技术如fMRI)及道德模块的争议值得重视。文章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5.
作为后现代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表演心理学在人的学习与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根据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表演理论把教育模式分为获得式与发展式两类。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无能为力,表演心理学指出,要使学校教育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就必须对原有的模式进行解构。基于发展式表演的研究,表演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后现代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6.
现有的智力测验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批评,一是测验本身缺少理论基础;二是测验内容片面,即过分强调智力的某些成分而忽略另一些成分。我们如何对当前的智力测验进行改进和提高?将来的智力测验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施顿伯格目前正领导一批心理学家编制一套“施顿伯格三重能力测验”,以测量从幼儿到成人的智力水平。 一、成分亚理论 三重智力理论的成分亚理论是处理智力与内部世界的关系,它要说明的是构成智力思维基础的心理加工、策略和表征。根据成分亚理论,智力的成分可以分为三种:①元成分或执行过程,用于计划、监控和评价一个人对问题的解决;②操作成分或非执行过程,用于完成元成分的指令;③知识获得成分或非执行过程,用于学会如何首次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7.
在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中,传统术语的重要性逐渐被新术语所取代,这种术语转变的实质是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发生后现代转向.精神分析理论在术语方面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术语上.认同概念逐渐被认可概念所取代,反映出认识论基础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变为后结构主义.付诸行动概念被扮演所取代,体现的是认识论基础由表象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转变为新实用主义.压抑、分裂概念被解离所取代,意味着认识论基础由客观主义、实证主义转变为视角主义.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理论核心由强调描述单独个体变为重视交流互动,并促使精神分析家们创造新术语以适应其理论核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
精神分析是现代心理学大家庭中一个散发着迷人光彩的学派,同时也是最独特的一个理论体系。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之中,许多心理学派别各有兴衰沉浮,有的甚至今天已难觅踪迹,唯独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运动跨过了100多年的历史长河,至今仍巍然屹立于世,并且流派纷呈、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29.
在安娜-克莱因论战中作为安娜盟友的格洛弗所持的自我心理学观点与安娜几近相似,是在弗洛伊德自我思想的基础上对自我心理学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他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分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我形成的"核心理论"。此外,格洛弗是一位注重临床实践的精神分析学家,他以自我形成的"核心理论"为支撑对症状的形成及分类作了独到的探讨。这也是以临床实践来检验理论假设,由此他认为有必要对自我核心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  相似文献   
30.
近30年来,中国的德育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30年的中国德育心理学发展经历了迅速成长、低潮发展和逐渐复兴三个阶段,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其他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中国德育心理学学科体系也基本确立并日益成熟。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当前的中国德育心理学也存在道德情感研究薄弱和缺乏本土研究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