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效能父母系统训练课程是一套提高父母教养能力的家庭教育课程。该课程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其基本观点是:通过使用反映式倾听、第一人称信息和家庭会议等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运用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等教育手段,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相关研究表明,该课程能够改善亲子关系,改进父母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提高儿童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42.
主持人简介:郭本禹,心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3.
实证主义与心理学方法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形态的实证主义影响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产生。孔德的社会实证论、马赫等人的经验实证论和维也纳集团的逻辑实证论分别成为激进的行为主义、构造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指导,既有意义也有历史的教训  相似文献   
44.
描述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初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共同创建的一门人文科学心理学,它主张通过现象学的描述或解释学的理解如实呈现人类心理生活的全貌。描述心理学沿循严格科学和浪漫主义两种传统发展,并各自贯穿着三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前者包括布伦塔诺的意动描述心理学、斯顿夫的机能描述心理学和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后者包括狄尔泰的体验描述心理学、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和斯特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每种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基本主张、理论焦点和方法侧重点。不同理论形态在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下结成了反对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强力同盟",共同反对冯特等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  相似文献   
45.
采用问卷调查与自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生自我妨碍(特质性自我妨碍与情境性自我妨碍)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特质性自我妨碍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2)高中生特质性自我妨碍与自我概念的总分及各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自我概念的4个维度是特质性自我妨碍的有效预测变量.(3)在高中生情境性自我妨碍中,行为式自我妨碍的指标练习数目在性别、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但自陈式自我妨碍在各个变量上差异都不显著.(4)高中生情境性自我妨碍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自我概念的4个维度能有效预测行为式自我妨碍的指标练习数目,2个维度能有效预测自陈式自我妨碍.(5)高自我妨碍特质的高中生情境性自我妨碍得分也较高.  相似文献   
46.
该文论述了鲍斯所提出的存在分析人文科学观及其人性观基础,并且以鲍斯的视角批判了当代盛行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自然科学观。较为细致地介绍了鲍斯和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前科学假设”和“此在”概念,及他们所倡之现象学方法论,以此与自然科学的传统方法论形成对比。  相似文献   
47.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郭本禹南京师大个体的品德发展比其智慧发展更加复杂,因此,对个体的品德测量也比对其智力测验更加复杂。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还没有找到象智力测验这样的综合方法来科学和客观地测量个体的整体品德发展。心理学家只能分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  相似文献   
48.
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量表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根据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对职业自我效能测量的规定,以Betz和Hackett1981年编制的《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为原始量表,采取自编问卷的方法筛选项目,以南京师范大学4个专业80名大四学生为被试进行试测,检验了修订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修订后的量表的信度指标基本上在0.90以上,内容效度良好,建构效度效标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9.
关于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研究起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费希纳在19世纪60年代就曾开展了审美心理的实验,开创了实验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研究,之后迅速扩展到欧美文化系统的许多国家.审美心理学最初的研究是按艺术门类分领域进行的,如儿童青少年音乐能力的发展研究,儿童青少年绘画的发展研究以及审美欣赏的发展研究等.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其中尤以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主持的"零点项目"计划中的艺术审美教育著名.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50.
经验理论形态的现象学心理学简称经验现象学心理学,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提倡人文科学观,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坚持心理具有意向性的本质。它倡导质的研究取向,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具体研究层面,提出具体的研究程序。它最终成为现象学心理学最成熟的理论形态,推动现象学心理学成为“第三势力”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