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刚下到一楼,自己担任班主任的二楼教室里却传来了一阵哇啦哇啦的声音。我返身上楼来到教室,看见政治老师满脸涨红,怒气冲天,正推搡着一位学生。教室里全班学生的目光都齐聚在他俩的身上。我的到来,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眼光。看见我,政治老师的喉咙更响了:“怎么这么  相似文献   
92.
在各种信息几乎爆炸的时代,很多学校已经上网了。教师可以利用上网查询各种资料,比如教学案例、课例、参考教案、课件以及各种各样的素材。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查找各种资料来提高自己。这是一件方便教师好事,但也存在个别教师利用QQ胡吹乱侃,进入一些不正规的、违法的网站,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热情,减少备课时间,更有甚者违背了道德、扭曲了心灵、走向了深渊……  相似文献   
93.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善于与教师沟通的校长才能让教师们众志成城.面对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管理者该如何与教师沟通?以下三种方式可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94.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使学生对语文课充满了更多期待。但是笔者也发现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教学局面。一些老师认为,语文课上得越热闹越能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越花哨越能体现创新思维,越奇特越能博得听者的喝彩。殊不知,这些"精彩""美丽",可能会削弱语文学科本应该培  相似文献   
95.
课堂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过程.当课堂的"脸型"已经长得不错的时候,我们应关注一些重要的细节,打造一丝闪动的亮点,让我们的课堂更美丽,让我们的教学更卓越.  相似文献   
96.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不是为了验证某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不是研究别人的问题,而是研究发生在学校里的教育问题;不是研究某种理论假设,而是研究现实的教育问题;不是将教育与研究搞成两张皮,而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研究。因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更应该是低坡度、低层次的研究,应结合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草根性是一线教师科研工作的突出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7.
近日笔者去一些学校调研,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短视的现象,只知课本文章,只知名著节选,而没有亲近原著,没有较全面地阅读.如语文教材在《诵读欣赏》栏目里安排了《老人与海》的几节文字,一位教师就课本上的语段讲得头头是道,而对名著本身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98.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阶段就是创造性思维。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的体会是: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中成长。一、设疑求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就要在课堂中经常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不轻信他人。在阅读中要经常设置疑问:这种说法对吗?有没有更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  相似文献   
99.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提高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意识,妥善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不少好的做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了一点偏差。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以下几种“生成”属于“伪生成”,教师必须在预设时和教学中加以控制。一是忽略取向。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一些学生对哈尔威船长与舰船一起沉没的情节大发感慨,认为哈尔威船长应该迅速逃离,取笑他是一个傻瓜。对此,教师却认为学生有独特感悟,认同学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见解。笔者听…  相似文献   
100.
在年级考核到来之时,某市教育局一反常态,把过去开展的"学校年度考核"变为"学校发展性评估",要求基层学校正确回顾、认真对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