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负一层》是一篇较为晦涩的作品。如果以我们通常阅读小说的心态来阅读它,我们会在很大程度上觉得它不知所云,没头没尾,而且该交代的情节也没有交代。比如说,阿甘究竟偷听到了老板的什么秘密以至于老板要把它开除?比如说阿甘和那个街头混混“张国荣”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阿甘跳楼自杀这个最重要的场景,小说竟然只是从她妈妈,从她同事的嘴里一句带过。为什么这些应该交代、详细描写的内容都被小说忽略了呢?显然,肯定是因为作者觉得这些并不是小说要传达的内容。那么小说究竟要传达什么内容呢?从小说所花的笔墨我们可以看出,小说要传达…  相似文献   
22.
精彩的短篇小说,从情节上来说,无非是靠着两种基本手法:一是伏笔,二是突转。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其最后的结尾就是没有丝毫预兆的突转;而他的另一篇名作《麦琪的礼物》,则经过了层层铺垫,在阴差阳错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对小夫妻的深情。伏笔的巧妙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善于巧妙经营小说的情节逻辑;而突转的出现则散发着作者的智慧,能够打破生活的常规,给人以无尽的回味。但从本质上来说,伏笔和突转却是两种方向相反的努力。前者是巧妙地使小说成为天衣无缝的整体,而后者却是要打破整一,形成断裂,以实现另一种艺术效…  相似文献   
23.
土地     
土地宛如慈母,养育并呵护着她的子民。土地的恩泽像她的襟怀一样宽广。人在土地上世代安居,生息,劳作,繁衍后代:人与土地血脉相连,人的一生不可能离开土地半步。即便你善于奔跑、跳跃;勇于乘帆远航;或是利用人造的铁翅翼翱翔蓝天……但你总归要双脚落地,回归故里。有一股比重力加速度还快疾的乡愁会紧紧攫住你的心灵,有一种比母子连心的力量还厚实的伟力会推动你踉跄回归的步幅!  相似文献   
24.
如何看待命运,恐怕是人生面对的最基本问题。《一坛猪油》从标题上看很物质很具体很实在,其实写的却是这么个又玄又虚的问题。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孩曾提出所渭“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小说中的一坛猪油与那只蝴蝶卡相比,并不逊色,它最终改变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牵涉了6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25.
说实在的,《去安村》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从情节的大框架来说,这就是一个有关“寻找——失落”的故事。一个虔诚的女人带着一个不虔诚也不相信的女人去见证自己心中的圣地与精神家园一安村,最后的结果却是虔诚者大失所望,和那个不虔诚者一块逃离了安村。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去魅的时代、调侃的时代、  相似文献   
26.
看了《玉米地》,就想起了《红高粱》,因为看上去有几分相似,写的都是不合理法的性关系,写的都是大自然中的性行为。或许有的读者会因此觉得这篇小说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自然,《玉米地》很可能难有《红高粱》那样的经典价值,但是它却绝非某种小说套路的简单模拟,而是颇具微言大义的风范,于不动声色中揭示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ASP打开Access数据库的连接方法,讨论了用面向Access的原始OLE DB提供程序和ODBC创建一个连接,并采用ADOX在ASP中创建新的Access数据库。  相似文献   
28.
29.
30.
现在的文学理论中出现了“诗化小说”的概念,我想,诗化小说和以前常说的浪漫抒情小说还不太一样。它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优美的文辞、丰厚的抒情、浪漫的故事,而在于其文本的构建是出于一种感觉、一种情绪,将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置于某种意境、氛围之下,并形成与中国古典诗学相通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