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农村中年教师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的一些原因,在“高原期”时面临着更多更大问题,作为农村教育的中流砥柱,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中年教师的“高原期”危机,寻求解决办法,促进农村中年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2.
论教师课堂教学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课堂教学形象包括内在和外在两部分。塑造教师课堂教学形象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从内外两方面加强教师课堂教学形象的塑造,促使教师课堂教学形象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3.
示范高中是我国高中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榜样,按理说,它应该在各方面多要起到示范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它也表露出一些“失范”的行为。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理念下,我们要透过“失范”找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合这些原因提出解决这些现象的措施,使公平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4.
一、教师课堂教学形象的主要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的外在形象教师的仪表行为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音容笑貌、服饰妆扮,无不打上教育的印迹,它代表了一个教师要以什么样的风范去影响、带动受教育者。教师所有的仪表行为都毫不夸张地参与了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形象要具有和善性;仪表形象要具有自然性;行为形象要具有真切性。2.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在形象教师的内涵就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内在形象。我们把教师形象中相对隐藏、外显性差的诸因素称为内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要塑造教师的内在形象,主…  相似文献   
25.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战场。而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控制能力强弱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要想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重把握好课堂管理的智慧性;课堂教学的严谨性;课堂纪律的约束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应变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6.
高职英语混合学习模式,是将混合学习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高职英语“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以及高职学生多层次、基础弱的特点,要求高职英语混合学习应按照课堂精炼授课、课堂专业训练、在线自主学习、多元网际互动、课外应用练习的程序进行循环操作;为保障混合学习模式的有效运行,提出了建立混合“学习资源库”、营造混合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共同体”、改革配套评价体系等具体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7.
教师“转会”制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探索管理教师流动问题时,推出的一种教师管理新举措,它是以引入市场力量来管理教师队伍的一种尝试。它的产生以社会分层流动为动因;以弱势补偿机制为伦理支持;以教师聘任制为保障;以政府宏观调空为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还要更加对其理性诉求,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8.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其原因是:一是部分家长顾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与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见难于统一,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无法判断家长们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难于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29.
课堂教学节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问与答、讲与练等活动交互出现的各种有规律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抒发和交流的过程,它不是平板单调的,而是波澜起伏的。不同的课堂节奏,有着不同的韵味,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自然是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合理掌握和适当调节教学节奏,对准确、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般而言,主要把握好以下四要义。  相似文献   
30.
“校中校”是某些地方重点中学借助自身品牌、声誉,利用自身拥有的优良教育资源开办的高收费的学校。这种现象有时也叫“名校”办“民校”或“一校两制”。它看起来像“国有民营”,实际上实行的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将不合理的收费变成合理的高收费。这种做法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戏法。当前,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紧缺,这种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呈蔓延趋势,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就其利弊展开了一番争论,权衡其利弊,笔者认为:名校利用大众对优质教育的狂热追逐心态,而不顾义务教育的宗旨趁此大敛钱财,有悖于义务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