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大学生学术诚信有助于净化学术环境,提高学术质量。对美国大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的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生学术不诚信较为严重,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有主观无知而陷入学术不诚信,更有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明知故犯的学术不诚信。美国高校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大学新生开始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学术荣誉制度,建立打击学术不诚信网站,应用网络新技术加强监管,建立专门的学术诚信委员会。  相似文献   
92.
测绘综合实习是测量学课程实习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分析了测绘综合实习环节实施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测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93.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立足于数字经济的典型特征,从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三个层面研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整体上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引入工具变量、更换估计方法、替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技术深化的动力变革、配置优化的效率变革以及市场整合的质量变革来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成熟度高、实体经济规模大的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更加显著。相关成果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4.
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多个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双方持续互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在北京奥运会后还将继续下去,从而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听课方法与学习技术是学习适应性中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学生学业成败,也是小学3—4年级学生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优化听课方法与学习技术,并从整体上改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分析了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将“以人为本”做为教育哲学观,把“注重学术”作为生机和活力所在,以“服务社会”视为办学方向,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同时,针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分析了应抓住的各种机遇。  相似文献   
98.
一、图书宣传面临的三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宣传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开拓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某些客观、历史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图书宣传工作的发展。①宣传机构设置薄弱。由于政府的保护措施图书出版业属于国家垄断的行业。出版业中的很大部分利润是来自大、中、专、小学校的教材发行,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和较稳定的收入。因此长期以来出版界对于参与市场竞争准备不足,对于宣传促销的作用认识不够;图书宣传部门尚未建立与健全。虽然一些出版社内也设有…  相似文献   
99.
100.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合方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科学整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科学整合的方法是:①健全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心态;②唤醒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③首要的方法是求同存异;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合还需要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