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提出 抑郁与焦虑是儿童最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两种高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近年来,儿童的抑郁和焦虑在我国逐渐成为心理、教育以及社会工作者普遍重视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儿童的抑郁和焦虑问题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价值。为此,本研究主要从研究的生态角度出发,探讨初中学生知觉的父母教育行为与其抑郁的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分别从四川省南充市三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初一至初三的儿童各一个班作为本研究的被试,最后的有效被试共500名,其中…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就必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何”以及“如何”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中践行这一理念,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精华,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文化屏障阐释著名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指出:人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创造者,但也为文化所创造。可见,文化为人类所特有,且与人类的文明、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是有社会制度、知识、信念、价值、象征符号系统与实践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它既是发展人的道德价值、美感、智慧以及性格的条件,又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条件。但由于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文化在传播与传递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定然会遇到许多障碍,我们称之为文化屏障,那么什么是文化屏障呢?…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教育策略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趋势、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做出归因分析,进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来予以应对,最终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从而成为时代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性心理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日趋突出和复杂。只有采取参与互动式教学及心理咨询,培养他们的正确的性观念;开展符合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教育,树立良好的恋爱观;构建立体的教育体系对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和疏导策略,才能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欧小军  阳德华 《教育导刊》2006,(4):10-11,29
文化屏障是一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质性的障碍。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场域中有三大文化屏障:阶层文化屏障、区域文化屏障和文化冲突性文化屏障。这三大文化屏障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和谐、均衡的发展。消除文化屏障,是我国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红霞  阳德华 《教师》2012,(8):127-127
学前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病变引起的广泛性发展障碍,是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自闭症发病的年龄比较早,发病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在很多观点都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强有力支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而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索质,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现代价值观念,提升农民在转移过程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流动青少年是城市学校中的新群体,与非流动青少年相比,其人际交往显现出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交往对象比较固定、交往程度不深等特点。其根源在于社会制度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个体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促进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政府应在制度上保证其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学校应在思想、管理、教学等方面进行改进;开展家校合作;完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