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沙彩虹  阳德华 《文教资料》2009,(31):103-104
新时期强调体验形态的师生关系.它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为基础,从而促使师生双方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不断地完善自我。师生交往重在感情的交互与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因此.师生关系中的情感体验功能指向的是师生的继续发展和未来发展.其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2.
教师专业化是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导、问、思、研四个方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力图寻找一种新的综合化、一体化的培训模式来促进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努力因素与外部因素,诸如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意识、专业发展的理论引领、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专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专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等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现实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却受到了这些因素所组成的屏障的限制。教师只有克服这些屏障的阻碍,才能真正地提升专业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相似文献   
34.
安全需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需要,要幼儿早期安全感的建立与培养,影响着儿童一生的幸福.而家庭在培养婴幼儿安全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在界定安全感的内涵、阐明早期安全感建立的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耍幼儿安全感建立的主要家庭因素,即家庭物质环境、家庭心理氛围、父母情绪状态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而提出了有利于婴幼儿安全感建立的对策:为婴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养成合理的教养方式,认同并关注婴幼儿;理性地爱孩子;敢于放手,让孩子做完整的自己.  相似文献   
35.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入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研究重视新入园幼儿入园焦虑表现的分析,强调对影响幼儿入园焦虑因素的挖掘,突出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措施及策略的探讨,但在理论基础研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研究对象的针对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36.
文化屏障是一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质性的障碍。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场域中有三大文化屏障:阶层文化部屏障,区域文化部屏障,文化冲突性文化屏障。这三大文化屏障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为了消除文化屏障对我国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负面效应,我们应从社会制度上、结构上、政策上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反学校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混乱、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和网络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等是"反学校文化"产生的原因.我们应从加大监管力度、从改变学校制度单一化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八手来应对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38.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部经典力作,也是我国古代早期教育的一面旗帜。本文对《颜氏家训》中的早期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9.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幼儿教师是以“经济人”为核心的“复杂人”,是求知与求利、谋生与谋道的综合统一体。幼儿教师激励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教师积极性的调动过程与方式.其核心在于处理好报酬供需结构与数量的动态平衡,其重点在于正确地引导教师的价值判断.其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在激励过程中,要从幼儿教师的人性特征出发.通过引发、激励与评估反馈等三个阶段层层引导幼儿教师的激励消费。文章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幼儿教师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在信息冲击与新课改的形势下网络化的校本培训是必然趋势。构建导、问、思、研一体化培训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导:培训者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在中小学开展网络校本培训,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