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阳泽 《天津教育》2002,(1):8-10
“减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前提。但是,目前“减负”的成效并不显著,笔者认为,造成当前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减负”,致使“减负”步入了误区。由于“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减负”出现的误区1.明“减”暗“增”。即表面上减少了作业量和考试量,暗地里却用其它方式补回来,甚至比原来更多,产生变相负担。一种情况是“休息与娱乐”任务化。如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参观要写参观记、旅游要写游记、读课外书一定要写心得体…  相似文献   
22.
学校心理学是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它对促进学校教育的进步,拓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概括出了其发展的特点是职业化,专家化和应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3.
审美人格是指人们在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中所形成的人格特质。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只有形成对美稳定的倾向和敏感,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审美人格才告形成。审美人格既代表一种很高的生存境界,人们以美为伴,诗意地栖居;又具有很强的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24.
阳泽  阳略 《四川教育》2008,(11):13-13
教师职业虽然稍嫌单调和封闭,但教师依然能够活出活力和精彩,关键是他们的背后要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支持。这种动力既不是来自奴役式的“鞭抽”,也不是来自威慑性的“重锤”,而是来自对教师富有人性的动力管理。这里所谈的“动力管理”,就是依据动力转化的原理,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和增强个体的行为动力。它居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并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5.
阳泽  苟晓蓉 《四川教育》2006,(10):10-11
搞课题累,做研究苦,这是一线老师的普遍呼声;把研究当任务而简单应付,这是一线老师的常见行为。虽极不情愿这种“苦差事”,但评优晋级可加分,提拔重用是砝码,许多老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因而“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遵循“问题是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微型课题研究,因其实用性、操作性强而成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发展方向。 有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假设性验证。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则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微型课题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案例研究、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是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享受研究的过程和成长的喜悦。 微型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要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编按]  相似文献   
26.
心理健康观的审视与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心理健康观存在定义空泛主观、标准逻辑对立及相对性、内容系统性差等局限。通过揭示心理所指及健康本质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和谐;通过分析标准的特性提出了分析心理健康标准,分别是心理和谐的整体性、积极性、动态性和持续性;依据心理所指提出心理健康包含个体内部心理系统的和谐和外部心理系统的和谐,其中前者包括意识层次的和谐、心理过程的和谐、个性心理的和谐,后者包括个体与他人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体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7.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方向已经基本确定,为了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采用随机遭遇和结构性访谈法,选取西南大学34名免费师范生为被试,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访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还比较模糊,职业方向不稳定,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2)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不一致,其职业期望更注重兴趣、爱好。(3)免费师范生为实现职业愿望而做的职业准备是多方面的,以知识、教学技能为主。(4)免费师范生目前学习、生活状况存在消极现象。(5)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职业准备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其他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与性别、年级、学科类型、父母亲职业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8.
事件1:王老师是某小学的数学骨干教师,几乎每学期他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在本校都名列前茅。自实行新课程以来,王老师也开始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年后,王老师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竟然下降了。王老师不知其中缘由,就怀疑是探究学习“惹的祸”。事件2:在一节语文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学生的讨论有点离题太远,于是就要求他们一定要围绕给定的问题讨论。没过多久,李老师觉察到,学生其实对所讨论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兴趣,但他还是一再要求学生回到给定的问题上。一节课下来,李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探究学习真累!事…  相似文献   
29.
余小燕  阳泽 《教育探索》2005,(10):114-115
控制感是教师顺利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个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提升教师文化素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方式及优化组织环境,是培养教师控制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父母认同感是子女对父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能否真正理解并持接纳态度。通过自编问卷对西南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共480名当代师范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由"观念评价性认同感"、"情感依恋性认同感"、"寻求支持性认同感"、"父母信息认知性认同感"、"行为参与性认同感"等五个因子组成的父母认同感结构。调查显示当代师范大学生父母认同感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处于略偏认同水平,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在性别上女生高于男生,在年级上由高到低依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这从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通过对青少年采取教育和干预等措施来提高其父母认同感的可能性。因此从学校、父母和大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