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的裂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对时下理论界诸多的“道德滑坡论”、“道德爬坡论”以及“双重效应论”等三种看法提出了质疑。此外,本文还具体论述了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在道德建设上产生的弊端和局限,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裂变的原因、规律、特点、社会效应以及对道德体系裂变后的混乱状况如何进行宏观调控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仅要给初中毕业生以“双基”和能力,还应使之获得相应的特长(这特长是技能的升华、是专长的基础),以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地步入新的人生旅程。这是义务教育及《课程计划》的精神实质。 有数学素养和数学特长的人在下一世纪必定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计划》直接提到“特长”3次,  相似文献   
13.
正一、背景知识解析曲线:ac段: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当膜电位减小到一定数值(阈电位)时,就会引起细胞膜上大量的钠通道同时开放,此时在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内负外正)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钠离子快速、大量地内流,导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观念认为,一氧化氮(NO)是极不受欢迎的化合物,因为它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等而危害人类。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才发现和证实NO是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的信使分子。它分布在脑、血管、外周神经及肺、肝、生殖器官中,参与生理、病理等多种效能。本文仅对NO在人体中的化学过程及主要效能简述如下:1NO的生物合成1.1酶合成途径系以左旋精氨酸(L-Arg)和氧分子(O2)为底物,经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使在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巨噬细胞等中生成NO。该途径以烟酞胺腺嘌呤…  相似文献   
15.
一、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探究的主要特征 情境探究教学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化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情境中所体现的实际问题。情境探究教学的特点和功能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有效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64— 1 980年的三线建设,是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惟一一次可以与现在的西部开发相比拟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涵盖 1 3个省、自治区,共投入 2 0 50余亿元资金、几百万人力,安排数千个建设项目,无论在规模、时间、影响上,都是空前的。我认为三线建设应当基本肯定:1 完成了大批重要的建设项目和国防科技成就,如攀枝花钢铁基地,酒泉、西康卫星基地,成都、重庆兵器和电子工业基地,成昆、湘黔铁路等。初步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科研和生产结合的战略大后方现代工业交通体系,对于国家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学习主动性和课余看书时间进行调查,讨论了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精神,培养问题意识、增强独立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提高学习质量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网络信息安全中存在的威胁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航天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还珠格格》的走红,是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不学无术、狗屁不通的“小燕子”居然成为海峡两岸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成了影响一代人的“英雄”,这真让任何一位有良知的文化工作者感到难以名状的痛心疾首。笔  相似文献   
20.
阐释笔者对高职教育美好发展前景的展望及看好高职发展的依据.综述高职教育内外两方面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超越困境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