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第一,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相似文献   
12.
13.
鲁迅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好玩"这个词,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这个词用来指鲁迅,什么意思呢?我只好试着说下去,看看能不能说出意思来。许多人印象中,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4.
人万岁     
比尔.老邻居.在纽约华尔街股票行干了一辈子,退休,丧偶,独居,满墙挂着他与太太游历欧洲的照片——“美啊!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亚洲可没去过,但我哥哥去过的!”于是他说出以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陈丹青  杨国亮 《收藏》2012,(6):48-51
毕加索来了。"毕加索中国大展",刚刚在上海闭幕又移师成都,2012年2月28目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包含毕加索艺术生涯中各时期代表性真迹作品,油画48幅,雕塑7件,此外还有记录毕加索生命历程难得一见的50幅高清照片,以及毕加索影像纪录片,全方位地呈现毕加索艺术作品整体脉络。同时举行的"毕加索与80年代中国新艺术"专题学术研讨会,邀国内一流艺术理论学者将来到展览现场,共同探讨梳理这些文化脉络和学术成果。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毕加索?不久前,著名艺术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应"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组委会之邀,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厅发表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机会与困境——兼谈毕加索》。陈丹青以艺术家的身份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毕加索的创作和价值,为艺术爱好者上了一堂精彩的艺术欣赏普及课。"把毕加索带来中国是件好事,我们很多人‘看不懂’,是不懂他所处的时代。"陈丹青讲话中强调了解艺术谱系、艺术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将他对于社会、文化问题的见解,借助艺术探讨传达给听众。编者有幸恭听,并将陈丹青演讲整理,分享给诸位热爱艺术的读者。  相似文献   
16.
当今教育绕过体制问题,无法议论。而体制的问题,只有体制才能解决。但是,即便体制问题获得最大限度的改革、改善、改观,今日中国的所谓“人文教育”问题,仍然难以议论,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 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  相似文献   
18.
19.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今天在鲁迅纪念馆讲话,心里紧张——老先生就住在隔壁,讲到一半,他要是走进来怎么办?其实,我非常巴望老先生真的会走进来,因为我知道,我们根本休想见到鲁迅先生了。  相似文献   
20.
胡兰成     
张爱玲先生的小说,读了,又都忘了。除了某短篇描写一只煤球炉停在弄堂口兀自冒烟,活灵活现地,还有《倾城之恋》里旅馆床上的那枚电话,主角不挂,也不听……但究竟怎么回事,也忘了。不是她写得不好,是我记性不好。《色·戒》读了好几遍,全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