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60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根据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要解决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就必须对现有的旅游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2.
对2根外包钢-混凝土连续梁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实验研究与承栽力分析.测量并分析了试件的荷栽-挠度及荷载-应变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钢筋和外包钢梁通过抗剪连接措施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在承栽能力极限状态,负弯矩和正弯矩最大截面的塑性应变均充分发展,并形成比较理想的塑性铰.随着配筋率的提高,组合梁受弯承栽力明显提高,而延性和转动能力相应降低.在试验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区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3.
课程存在不同的层次,美国课程专家古德拉德等人将课程分为五个层面: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与正式的课程这两个层面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是显性的课程,而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非文本课程,是隐性的课程。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领悟、运作实施使教师将外在于学生的文本课程和教师自身这种潜在的课程融合内化为教师层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54.
科学写作融入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文风自由、形式多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提高科学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媒介。  相似文献   
55.
与课程相关的几个主要教师观是:教师是文化的化身、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教师是研究者。从这三种教师观透视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可以发现,教师对课程的生成性正在逐渐彰显,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正在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56.
数学反思学习是学习者对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数学反思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数学反思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能促进学生的主体能力的发展,能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数学反思学习也有局限性。数学反思学习只能发展学生的部分素质与能力,同时数学反思学习有更高层次的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57.
陈丽华 《职大学报》2010,(3):122-123
文章分析了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的中心是用户,然后从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服务以及提高馆员行为规范和业务素质等方面阐述了怎样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58.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我要攀登》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第5课,属于“我在成长”单元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9.
"主体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在主体间性哲学的视野下,课程评价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评价主体从对象化关系走向主体间性关系,评价理念从主体的独白走向主体间的对话与自陈交融,评价方法从客体化的量评走向主体化的质评与客体化的量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60.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成为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是,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