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静电学理论,建立计算二氧化硅增强石英纤维复合材料介电参数的经验模型,实现材料高温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模拟,并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作出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为材料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时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徐圆  陈亚丽 《科教文汇》2013,(25):106-107
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出高层次的具有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然后就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做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文章学研究室于1987年12月11日召开第二次文章学研讨会。院科研处李泱、中文系主任饶杰腾、副主任李银珠、《中学生文苑》负责人也出席了研讨会。 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章学研究室主任张寿康总结了自第一次研讨会(1986月1月)以来文章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研究室成员向会议提交了论文提纲并在会上简明介绍了各自论  相似文献   
25.
本文试图从文章与文学的起源及其发展、文章与文学的本质、二者的写作心理及社会功用四个方面,来阐述文章与文学的区别;并从文章与文学的交叉环节——散文人手,略谈二者的联系。目的为阐明支章与文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书面语言,文章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狭义的文章。  相似文献   
26.
有组织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重视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语文课外活动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带着积极的情绪参加到活动中,进而发展为从事实际活动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语文课外活动,必须切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27.
1.这天,虫虫收到了自己在图片时代的好友粉蝶百合的来信。把信打开一看,上面居然一个字也没有!虽然没有字,但是有不少图画。虫虫连蒙带猜,看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粉蝶百合是请自己去做客呀!  相似文献   
28.
1.一天,虫虫忽然接到一个著名导演打来的电话。导演说:虫虫,因为你深受广大‘时代旅行迷’的喜爱,所以我们决定,让你出演一部偶像剧的男主角。虫虫高兴坏了  相似文献   
29.
1.众所周知,虫虫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小孩。一天,虫虫正在家里上创网,他家的门被敲响了。虫虫开门一看,是个高大的陌生人。还没等他说话,虫虫抢先开口:你为什么要敲我家的门?因为我是为什么时代的使者,想请你去旅游。  相似文献   
30.
陈亚丽 《甘肃教育》2011,(19):57-57
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充分体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深度与自觉度,教师充满智慧和激情的讲授对学生学习情绪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以提升,能把教材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交融,形成教学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