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不害怕     
活动目标1郾培养学生自信的情感素养以及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2郾让学生养成勇敢、不胆怯的行为习惯。3郾围绕课题,了解相关的自然、生活常识,掌握相关的技能。4郾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进行小课题的探究活动。活动准备1郾制作投影(投影内容见活动一、活动六)2郾准备录像(录像内容见活动二)3郾制作课件(课件内容见活动四)活动过程活动一:主题调查1郾(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到什么最害怕?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2郾学生发言。(如怕毛毛虫、怕打雷、怕在黑屋里睡觉、怕与生人交流等等)。3郾小统计(以小组为单位,让学…  相似文献   
82.
语文第九册第34课《别了,我爱的中国》是一篇抒情散文。作品中倾述了作者在大革命后离开祖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的心愿,抒发了“我”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根据“我”的情感发展过程,全文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我”离开祖国时所耳闻目睹的具体事实并由此所激发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部分叙述了作者出国的目的,表示了为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的决心。本文仅就第一部分的情境教学,谈几点粗浅体会; 课文的第一部分相继展示了三个典型场面,并用挚爱祖国的红线相串。  相似文献   
83.
陈光全 《中国德育》2005,(11):14-15,25
所谓“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与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教师行为。按照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德育课程“回归儿童生活”和教学创新的需要,德育课教师要表现出引领课程的新的教育教学行为,用新的形象在学校德育领域的主渠道“亮相”。据此,德育课教师的角色期待也应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含:即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德性建构的支持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道德人格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84.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设,对于帮助和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五册(“人教版”),将从1995年秋季始,在全国使用。这册教材是供结束了低段学习生活而进入中段第一学期小学生使用的。为了体现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它必然同已经使用过的低段教材有较大不同。首先,第五册的教学内容较前四册教材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86.
思想品德课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就应特别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所谓“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或“亲为”),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大多采用“美德袋式”教学,习惯于由教师介绍或呈现典型故事或案例,从中分析并概括出道德概念和道德规范,学生则是被动接纳,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体验学习撇开了线性、纯逻  相似文献   
87.
思品课的教学语言美,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饱含真挚、美好的情感,能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并使他们获得审美的快感。它能量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道德思维,唤起学生的“良知”,鼓舞他们去进行行为践履。  相似文献   
88.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以教材为中介进行沟通和对话的独特情境中所展开的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基本前提;以通过师生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为主线;以参与者的反思、互动、交汇、整合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以优化师生的生命经历,最佳地实现学生的德性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89.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无论在内容结构还是在语言表达上,都更合理、更科学。尽管其在许多方面都做了调整,但却始终坚持着生活德育这一基本理念。“生活德育”是德育课程的灵魂和支点,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其二,  相似文献   
90.
主题活动是德育的基本呈现形态.怎样理解主题活动?如何提高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效,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提升主题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提升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大的力面谋划,但也不能淡化细节;教师既要用课程标准这把尺子为教学把关,又要从教学实践中磨砺出临场应变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