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民族自决原则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随着冷战的结束,新一轮民族主义势力抬头,他们以行使自决权为由,大肆进行分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活动,西方国家基于其特定利益,对他们的民族分裂主义倾向加以支持。因此,在当今国际社会背景下,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对民族自决权应作广义理解即调整对象为“所有民族”,民族自决权不等于分离权,民族自决权和国家主权既相互并存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62.
陈嘉  梁景添  王成科  肖金兰 《广西教育》2023,(18):33-35+125
本文阐述健康教育指导模式、线下运动处方减肥模式和线上远程自主运动管理模式等当前大学生校园常见的运动减肥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大学生运动减肥多元参与模式的构建策略即理论先行为大学生减肥搭建理论框架,找准原因为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个人减肥或健身方案,反馈闭环从而建立大学生运动减肥过程的跟踪、监督、反馈与奖励机制,以实现大学生身形优美、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传统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算法采用概率统计为基础的链接数配对方法,由于网络链接时间段,隐通道网络波动幅度大,监测时间间隔测量不准。提出一种C/S架构隐通道网络波动下基于有界抖动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算法,基于有界波动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数据包监测间隔测量,优化通道容量和抗检测性之间的关系,调整接收方测量时间间隔与发送方发送的时间间隔,使其达到一致。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避免网络波动的影响,通过调整监测间隔时间步长,使得数据包传输误码率降低为0,规避了网络波动影响,提高了C/S隐通道网络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64.
65.
陈嘉 《教育文化论坛》2011,3(4):136-136
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于社会和大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的影响和冲击,教师作为知识传道者的角色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意识却正在淡化,其后果就是教师对社会的批判和引导日渐式微,导致大学教育教学活  相似文献   
66.
67.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其所培养的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面临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挤压下的现代大学,如何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使培养的人能够"和而不同",并能引领社会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大学是否坚持了科学发展思路,科学定位了人的发展目标。显然,不应把科学定位抽象化,使院校趋于同质,避免导致所培养的人无根化。  相似文献   
68.
受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影响,大学学术成为了资本和市场扩张其势力范围的重要目标,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太多的经济和功利色彩。为避免成为学术资本主义的牺牲品,大学必须恪守学术的边界,捍卫学术的地位,以提升人们对大学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69.
中医期刊中几个常见误用的字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丛  陈嘉 《编辑学报》2009,21(4):318-319
结合中医期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实例,从字、词方面分析中医期刊中常见的3个错别字和2组易混淆的词。  相似文献   
70.
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目前本科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办学条件不够理想,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通过解决团队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尽快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的目标,从而带动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