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8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陈婷 《生活教育》2012,(18):83-85
在现实社会背景下,祖辈们在幼儿的家庭教育实施上较之父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充当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联系纽带,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幼儿园应当要重视隔代教育的利弊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更好地促进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2.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培养学生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调查,分析了影响初中生倾听能力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初中生倾听能力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3.
陈婷 《成才之路》2012,(14):80-80
Access数据库课程在实施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提高。数据库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计算机技术。任务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成功果实,不仅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4.
陈婷 《华章》2012,(28)
随着人权意识的提高与科技发展,同性恋不再是负面社会现象.深入驳斥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宗教、道德、健康、自由程度与引诱非同性恋者等诸多因素,强调承认同性婚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的价值、维护社会发展、消除社会歧视与顺应国际立法趋势的要求,提出我国保障同性婚姻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05.
以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修辞学理论分析贾玲相声《大话捧逗》,认为该相声符合伯克所论之典型五要素的定位和描述,其中含有主导关系比,贾玲相声艺术背后有着鲜明修辞动机.以伯克“认同”理论分析贾玲相声《芝麻开门》,认为贾玲在认同形式选择和内容认同两个方面运用了许多认同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106.
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借助网络教学创新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促进了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7.
陈婷 《新闻世界》2013,(6):330-331
波德里亚深受索绪尔和罗兰·巴特的影响,在前两位著名符号学理论学家的基础上,对符号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丰富了符号学的内容。其中,他提出的“仿真”或者说“超真实”理论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符号暴力现象有很大的启发。通过波德里亚的符号学观点来分析符号暴力现象,对于审视这种现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提前欣赏     
我的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远,而老公的单位就在家附近,所以每天早上我都要比老公提前近一个小时起床。每当我急匆匆地准备出门了,他还在呼呼大睡,这让我羡慕不已。这天晚上,老公陪我逛街,不知不觉逛到晚上10点多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我正准备睡觉,老公忽然阻止我说:"先别忙着睡,把你刚买的衣服穿上试试,让我看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9.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目的和关键问题。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相关利益主体,构建合理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基于此,根据相关利益理论,对高校质量评价中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划分,并研究了当前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对科学评价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问题提出和深度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价值取向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旨向,教育目标均表现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并且两者交融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激发深度投入、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推动深度加工交互、以迁移应用为延伸达成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度理解并加工知识,提出问题,并不断将提出的问题深化,如此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问题链,进而生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并迁移应用达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主要有五个环节,其中,问题情境的激活与触发是首要前提,问题情境的理解与加工是基本要求,提出问题是核心环节,迁移应用是外显结果,问题解决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