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如果要对陈继军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3期)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评课者除了要有评课资格外,如能到现场感受陈老师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在这一课里实际学到了什么,然后再来说话,或许更贴近语文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12.
正文章《为了例证或呈现知识的诗歌教学设计》(《语文学习》2011年1期)在谈到《致橡树》的朗读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这些都还不够!"中的"这些"究竟是指哪些?诗人完全否定的"凌霄花"和"鸟儿"是否在"这些"范围内?当时因篇幅所限,未展开论述。文章发表后,笔者曾就此问题与一些大学文学课老师、中学语文老师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不少人认为凌霄花和鸟儿在"这些"范围内,可又拿不出令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走进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材为视点和参照,观照大学写作教材的现状,分析若干统编高校写作教材存在的诸多弊端,指出大学写作教材的建设,既要注重与中学语文教材相衔接,又要体现大学阶段的层次性,同时还要适应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语文特级教师白金声在其新著《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2007年11月)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沿用机械抄背词义、诗意的现象还十分普遍。”我们认为这种教法殊为不妥,因为讲白讲深讲透实在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大忌。我们这里说的“讲白”指是古诗今译,“讲深讲透”是指分析归纳古诗所谓的中心思想。那么,小学古诗为什么不能这样教呢?又该怎样教呢?这个问题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在今天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写作,尤其是实用写作,只能是具体语境中的写作.所以指向写作的阅读,一定是具体语境中的阅读,是联结读写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通道.大学写作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境.文章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为例,通过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和分析,以探求由阅读指向写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系列教材,确实不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利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满溢新世纪气息的精品。我们认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虽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名,但也是一部真正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这是因为:第一,积极主动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指2001年7月出版的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就困扰中学语文教学的许多聚讼纷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稳妥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为线索,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丰富发展了的、被实践检验正确的、形成体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成熟和理论自觉,内在地体现出中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实践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单具有名称、概念的性质、属性,而且更加彰显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实践需要语文知识,可语文知识教学却长期低效。主要原因有:不少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狭窄;语文知识往往“教不得法”;语文教材缺乏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呈现语文知识的合宜方式。因此,要解决语文知识教学长期无效的问题。只能在充分认识语文知识作用的前提下,认清语文知识的历史和现状,重构语文知识;对待语文知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知识的含混表述,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19.
谈大学写作教材如何回应中学语文新教材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4年2月18日 ,叶圣陶先生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 ,指出高校写作课属“补课”性质 ,“如今虽然还处于增长的趋势中 ,将来总得要取消” ,这一观点和主张在当时一提出就引发了高校写作学界的一场讨论 ,普遍认为 :这显然是把大学写作课的性质、任务、特点与中学语文课混为一谈。因为中学的写作只能属于普及的阶段 ,打基础的阶段 ,它只解决一般文章的写作和文从字顺的问题 ,而大学写作课则属于提高的阶段。中学语文课中的写作知识是零碎的、片断的、浅易的 ,大学写作课则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讲授写作基础知识和各种文体知识 ,传授写作技巧 ,…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认为,诗歌教学要使学生能感受理解诗意,领悟诗的佳妙,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支撑.在选择<致橡树>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尝试着把原诗的意象符号抽出,改写为一首比较直白的似诗非诗的诗,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组合方式,尤其是意象作为诗歌特殊建筑材料的作用,以发挥<致橡树>的例文和样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