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修辞从来都是对“僵化语法“的突破,修辞更多的是追求语言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当然,这并非说为了追求修辞效果可以漠视语法规范,而是强调: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意味着对固有语法的“临时变通”,意味着可以达到一种“无理之妙”的境界。对于只有狭隘的语法意识、没有修辞目光的人来说,我们的语言几乎到处都是毛病。有鉴于此,拙就不仅仅是替“幽你一默”打抱不平了,更为主要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在对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规范”之前,先照顾一下“修辞”。  相似文献   
12.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是《韩非子·五蠹》中的一句话,《教参》将其译作“这说明干戚这类兵器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不少语文教师亦照此讲授。笔者以为,此句当译作:“这说明化干戚为舞具这种修德以服人的做法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当今。”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8—9期合刊上发表了季文先生《愚公之妻也是“移山”计划的反对者》一文(下称《反对》),文章开宗明义:……如果说愚公之妻也是愚公计划的反对者,则大多数人都不能同意此观点。然而笔者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爬梳、对愚公之妻话语的反复揣摩后得出结论:愚公之妻确实是“移山计划”的瓦对者。此论新则新矣,然而经不起推敲。季先生得出如上结论的理由有三,下面试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千万记住:吸纳“他思”而不盲从“他思”,坚信“我思故我在”,你的思维之光将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小引]现在,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已经不再"饥不择食"或盲目跟风;"拿好酒来"已成为文化需求。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可谓我国文化创意、塑造形象的"品牌时期"。而其中最火爆的文化品牌,非央视《百家讲坛》莫属。号称"坛坛都是好酒"的《百家讲坛》,让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纪连海、于丹等迅速成为"学者明星"。对此现象,叫好说坏的都有。有人说,《百家讲坛》搭起了"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是"开放式大学";也有人说,专家学者成了"学术超男""文化奶妈",是"不务正业"。大多数人认为,它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快餐"式的需求,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少数知识阶层人士则觉得,通俗中夹杂着庸俗,一味迎合浅俗,只能导致民族整体文化水平下滑。醇酒还是淡奶:学者明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关注,也需要面对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过程中环境污染,提出采用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丙烯酯开环聚合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酸性及其对开环聚合过程中转化率、酯基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吡啶为探针分子红外光谱法能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不同Lewis酸性离子液体[Bpy]Cl-(Zn Cl2)x均能催化碳酸丙烯酯开环聚合形成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过程伴随着聚合、脱羧、断链反应历程;离子液体可分离回收循环再用,且具有不挥发、不易燃易爆、不易氧化、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产物脂肪族聚碳酸酯纯净无杂质。实验证明,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丙烯酯开环聚合是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师报》第709期(1998年8月23日)第4版上曾发表朱介人先生《古今造字趣闻》一文,读后获益匪浅。但也产生了两点疑问,兹提出来就教于朱先生和广大读者。一是武则天是否定造过“曌”字?朱先生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18.
全德,清乾隆间人,字惕庄,汉军镶黄旗人。其词多收在丁绍仪编的《国朝词综补》中。这里介绍他的一首小令——《点绛唇·题浔阳爱山楼》:不厌频看,爱山楼外峰千朵。淡妆浓裹,好景平分可。  相似文献   
19.
再说,即便干脆将“时时”解作“有时候”,也还是不妥。“时时而间进”译成“有时候偶然进谏”显得重复累赘。既然“时时”释为“不时”或“有时候”均有问题,当别求别解。《辞海》和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都认为“时”可通“伺”,是“伺候、等待”之意。《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庄子·人世间》:“(养虎)时  相似文献   
20.
    
一张张网,一条条人类前行、停滞、后退、再前行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