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前,初中数学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测验课等四类型课,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但对讲评课的教学探讨、研究,不少教师有所忽视,同时数学讲评课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探讨:试卷讲评课的意义;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分析;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2.
基于DEA的广东省21个地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并在2004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广东省21个地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进行评价。详细分析了各城市财政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较佳。  相似文献   
2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自身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探究式实验教学对巩固和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有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  相似文献   
24.
农村中学所处的环境差,大多数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资源匮乏。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才能提高农村中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教师要  相似文献   
25.
陈志坚 《教师》2010,(32):56-56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初中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实践十分有限,更没有充足的课余辅导、练习实践。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教学实践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简单谈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李世民是个超级强人,他的性格上面,颇有好胜心态。甚至小事上也是如此。曾经有一次,西域进贡来一个胡人,善弹琵琶,创作了一个曲子,弹起来极为华丽复杂。李世民不想输了场面,于是就搞了一次酒会,在酒会上让这个胡人音乐家当场演奏一遍。其实他早已经安排了宫里的一个音乐高手叫罗黑黑的,隔着帷幕听。一遍之后,李世民对胡人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大型沉井在强度较低且具有时变效应的软土地基上产生的突沉、偏沉等问题,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南京市龙潭大桥南锚碇沉井前3节的接高过程进行模拟,观察沉井地基中超静孔压的消散情况,并通过规范法和有效应力法计算并比较其抗剪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沉井混凝土养护期间,超静孔压迅速消散,地基抗剪强度得到提升,且浅部的强度提升较大,向深部则存在衰减;沉井能否进行下一节的浇筑接高不受超静孔压消散时间的控制,而主要受控于混凝土的养护情况;规范法的抗剪强度计算结果相较于有效应力法大,在工程实践中为保守取值,可选取有效应力法计算强度增长。  相似文献   
2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大家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可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操作,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发挥主导作用,仍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种应该引起注意的倾向是,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这是对  相似文献   
29.
陈志坚 《教师》2014,(15):113-113
心智并不健全的高中学生,常常制造着"危机事件",决定着班主任无法绕过这个德育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转变,做到疏导而不放纵、抽薪而不刻板、忍耐而不急躁等几个方面,机智地开展工作,危机就会成为契机,学生就为不断地蜕变升华。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体育教师的新形象,以便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隐性心理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对体育课教学实施改革,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风,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