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贾岛“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之“中”,今日从大、中、小学教材,到社会上最流行的唐诗选本,皆作“边”。其实,贾诗本来作“中”,明仿宋本以前的本集保持着这个真面。1148年成书的《渔隐丛话》前集转引之黄朝英《缃素杂记》(成书于1136—1148年)作“边”,是最早作“边”的征引著作。其作“边”,当是黄氏转述推敲故事时误记。由于《渔隐丛话》前集的广泛影响,作“边”的黄氏版推敲故事逐渐流行。1289年成书的《诗林广记》前集选录了《题李疑幽居》,作“边”,这是最早作“边”的全诗。其作“边”,应是选录者据全诗下附黄氏版推敲故事校改的结果。《诗林广记》等书的加入更加壮大了“边”的阵容,使其最终取代“中”在本集获得正统地位。明仿宋本是可考最早作“边,一作中”的本集。由此本孳生或参校此本系统的版本多作“边,一作中”,这些本集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由于“边”在明、清乃至今日影响很大,人们翻刻、传抄、整理前人征引著作时,往往将“中”校改为“边”。通过对“中/边”的甄辨与梳理,可得以下启示:要充分认识名篇接受、流传中的误读、篡改现象,要充分估计校勘惯例“凡底本不误而他本误者,一般不出校记”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2.
写事作文重点是写清楚事情的发展过程,可是如果只写人物的举动,文章就显得干巴巴,如同看无声电影一般。因此,教师还必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