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高阶思维在学习科学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注指向高阶思维的问题设计,对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向高阶思维的历史教学问题设计,一般具有价值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等特征,其问题类型主要有因果解释类、史料论证类、判断评价类、神入理解类等.  相似文献   
92.
饭市是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一种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活跃的群体传播方式和典型的村落公共空间。电视在农村的不断普及成为这一现象日趋衰落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民族志方法,以西北地区一个村落为主要作业场所对这一影响关系作了考察,并指出了村落公共空间这种传播方式的衰落对乡村社会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93.
完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定位偏差、应用性不足的弊端,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现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应用性偏弱、专业实践能力忽视、学科专业单一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94.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浙江树人学院承办的全国民办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于4月13-14日在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是自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以来关于民办高校内部教学改革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会议,会议主题是"转型、质量、改革".  相似文献   
95.
本文笔者通过对所在校历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和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对高校本科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必须合理设置课程和分配教学时间,对体育技术课的考查应从技评、达标、理论和教法等方面综合考查,要重视教育实习,选好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96.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球化话语的主要场域———全球化理论与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对峙的双重视域中 ,在考察了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经典范例的基础上提出 ,正是新兴起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建构了传播领域的全球化话语 ,并且引发了诸多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研究在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将电视观众研究从单一的效果问题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整体丈化层面 ,从而使电视观众研究走向了深化  相似文献   
97.
湖北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和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于2月上旬召开。这是全省2004年第一件政治大事,也是湖北日报开年第一个重大战役报道。 综观这次湖北日报的“两会”报道,总体印象是朴实、清新、鲜活、深刻,令人感到新风扑面。从2月2日至10日,见报消息、社论、特稿、记者点评、照片等各种形式的稿件累计10万余字(幅),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许多亮点,在重大政治报道中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在创新党报政治报道上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8.
2 0世纪 80年代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戴维·莫利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运用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在传播研究领域开创性地进行了两项影响深远的受众研究。莫里的这两项研究 ,从对社会结构中权力关系的符号学和社会学分析走向在受众日常生活场景尤其是私人家庭中 ,考察男人—媒介—女人的相互作用的权力分配的家庭微观社会学分析。本文对此进行了批评性解读。提出莫利民族志受众研究的价值是 :在传播研究领域尝试了对人类传播现象的文化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传播学建构 ,打破了传统受众研究囿于实证研究或文本分析过于抽象地概括受众的局限性 ,实现了受众研究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99.
"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推出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综合课程,各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的、本质的联系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由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加以综合而成,因而如何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就成为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在学校教育中,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教科书,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种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过程。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有关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上,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主要表现在对课程标准的关注程度不够,教学中呈现教科书内容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方面。《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特别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一些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