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韩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引发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下降,使主要经费来源依赖于学生学费的私立大学开始面临财政危机,它们不得不通过合并与兼并等重组的方式以增强生存能力.政府也通过立法或制定政策促使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进行重组改革,以提高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2.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开展得轰轰烈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根据来自全国344所高校有关线上教学的1 874条教师的和31 717条学生的改进建议文本数据,从师生对比角度进行研究发现,线上教学改进建议存在同一性、差异性和独特性等特性,其中同一性反映该类问题对师生造成了共同影响,理应被重点解决;差异性表明该类问题没有被对方察觉,可为对方自我改进教学工作进行补充说明;独特性是源于主体特定身份说明的问题.通过深度挖掘教师和学生关于线上教学改进的共性和个性,旨在从教师、学生、学校和相关部门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方略,助力未来线上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53.
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能否对微观家庭部门的教育支出产生深刻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家庭教育支出也显著降低。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家庭和低收入、低社会资本、体制外以及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中,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更多地降低了社会弱势阶层的家庭教育支出。这意味着我国教育不平等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在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引导底层家庭提高教育支出对我国教育扶贫、教育公平、共同富裕和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日本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建立了70所国立大学。战败初期,276所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具体构成是这样的:帝国大学7所、单科性大学11所、高等学校26所、大学预科5所、各类专门学校87所、高等师范学校7所、师范学校55所、青年师范学校46所,以及培养教师学校32所。  相似文献   
55.
陈武元 《江苏高教》2007,(2):96-97,111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研究日本研究型大学的经费筹措问题,总结其筹措经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的比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6.
基于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和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的线上教学情况调查(学生卷)中的文本数据,采用LDA主题模型对学生的评论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依次是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平台和技术硬件设施等。为此,高校线上教学应从强化教师线上教学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线上学习适应能力、加大环境支持、补齐线上教学技术短板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7.
教育是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社会资本分化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会影响家庭教育期望,最终影响阶层代际流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数据,探究社会资本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控制子女、父母、家庭特征与区县效应并引入工具变量后发现:关系型社会资本、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社会资本对家庭教育期望影响具有阶层差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负外部性使其阶层再生产作用更显著,而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向家庭教育期望传导的社会遵从与社会比较效应以及资源获取效应.在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弥补社会资本短板,增强家庭教育期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成为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有效途径,为此,弱势阶层家庭可以积极利用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并激发子女"改变命运"的内驱力;国家及社会应当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提供多方位支持以弥补弱势阶层社会资本劣势.  相似文献   
58.
陈武元  程章继  蔡庆丰 《教育研究》2021,42(10):122-137
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教育公平不仅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预期教育回报率、改变家庭教育偏好、放松家庭资源约束等渠道,提升家庭教育期望,推动教育公平.利用2014-2018年共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及机制,发现三个特点:一是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以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分指标都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期望,但数字化程度并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性别歧视、城乡差异、收入分层、家庭教育背景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差异等"非自致性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三是对于低社会资本、低文化资本、低外界信任、低智力水平以及不使用互联网的弱势群体,数字普惠金融未能体现教育公平效应.未来,应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度与针对性,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针对性帮扶,提升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凸显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缩小禀赋差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试论日本的大学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大学为研究对象时,将其划分成几种类型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论的前提。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如果不把构成这个系统的多数大学划分成几种类型并进行比较研究,就无法弄清楚。本文在介绍已有的大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大学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0.
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具有与欧美各国不同的路径,即以大力发展对社会需求具有“敏感性”的私立高等教育来达成的,但也因此遇到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及爆发全国性的大学学潮等问题。为了摆脱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构建适应大众阶段的、新的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日本政府(文部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71年提交的咨询报告所阐述的关于高等教育的13项改革构想及其实施。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在许多方面与现在正处于急速发展的大众化过程的中国具有共通性,其为解决问题而出台的诸政策对中国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