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班有班规,校有校纪,班主任宣布的制度,如果不能严格执行,不能言而有信,为了怕学生受到挫折、而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一味姑息迁就,这样的班级势必如一盘散沙,这种工作方法当属下乘。 严师才是良师。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样的班级风平浪静,各项工作条理有序,老师言而有信,说一不二,这种做法可谓中乘。 严出于爱,严而有方,不墨守成规,因人而异,刚柔相济,寓刚于柔,肯定会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这种治班方略堪为上乘。 下面通过两个班级、两件小事的对比加以说明。 甲班的班主任老师,广泛结合学生讨论结果,制定了较详细的班规班纪,并在班会上宣布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实际工作中他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美国中小学和相关专业团体对已建立起来的校长专业发展体系进行了重新探讨,并推出了许多新的举措,包括:革新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关注对能力的考察;改进校长职前培训课程,强调培养校长的实践能力;加强校长入职指导,重视实效性和针对性;重视校长在职专业发展机构的建设,成立领导学院;重建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将绩效考核评价与引导发展并重等.这些革新举措反映了社会与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学校网络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下,全体师生员工依托网络这个媒体技术共同学习、工作、生活。其总体目标是将校园内各种信息数字化,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师生、校家、校社沟通,真正达到学校、学生主体、社会和家庭网位一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基础课是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内容变化日新月异。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必须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的需要。文中主要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外文系以其博雅教育模式而闻名。博雅之士的培养目标、博专兼顾的课程体系,以及博雅之师汇聚等特点,至今对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雪芬  陈红 《教育评论》2014,(4):107-109
英语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传统必修课程。由于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今英语专业的英语文学教学出现淡化的趋势。本文从理论与历史的角度分析英语文学课程的功能、哲学意义、选材原则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以期为当今英语文学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许多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对传承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受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东西方的文化各有其特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问题,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明确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和策略,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适应网络环境的人才队伍,展开信息用户的培训,并为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服务,更好地在新时期发挥其信息提供和决策咨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词和辞:两字多有相通之处,一般来说,『词典』、『词令』、『词讼』、『词章』、『言词』也可写成『辞』而『诗词』,『词牌』、『词曲』、『词谱』、『词语』不可写成『辞』;『修辞』、『辞赋』、『辞藻』、『楚辞』不可写成『词』。须和需:须,有等待,须要、应该的意思,如『务须』、『无须』、『必须』等;需,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如『必需品』,『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雪芬 《中国考试》2007,(11):42-47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教育和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制度,但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考试过程中枪替、夹带、贿买、通关节等种种作弊行为也随之产生,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封建统治者采取了立法、行政、司法等种种措施,实行了锁院、弥封、誊录、别头试,以及严厉的法律制裁等制度和措施。现代国家教育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国家教育考试中的各种作弊现象与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现象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的探讨,对现代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