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5157篇
科学研究   707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331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63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论电子政府     
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府的产生、涵义、特征,介绍了国外电子政府的概况,进而论述了中国电子政府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2.
《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言: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你应该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你也应该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33.
因祸得福王凤梅是太极拳国家一级裁判员,又是中国武术的“六段”,她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太极之路。与其说最初的学拳是为了健身,还不如说是为了治病,甚至仅仅是一种无可奈  相似文献   
34.
毛泽东的家庭,在很长的时间里,曾经是一个谜。从率领工农红军抵达陕北不久的1936年,到他告别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的1976年,以至  相似文献   
35.
陈特安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并屡获中国国际新闻奖,多次被人民日报社和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型、作家型的编辑、记者。他能够获得第四届韬奋新闻奖。可谓实至名归。 积厚水 负大舟 陈特安在一篇谈新闻工作者的知识积累问题的文章里曾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出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出无力。”他说,从事国际新闻报道要加强积累,厚积薄  相似文献   
36.
巾帼不逊须眉,古今女杰辈出。在我国的邮票中曾先后反映出她们的光辉形象,特汇集整理,作为向今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893—1981),广东省文昌县人,她的生平事迹和革命业绩已经广泛传诵。她的形象最早出现在1959年10月1日邮电部发行的纪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董希文所画《开国大典》油画之中;1982年邮电部发行J.82《中华人民共和国名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河南日报理论版注重联系实际,很有特色,受到了中宣部的表扬。为此,我们特请河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肖建中撰写了这篇文章,从中看一下他们是如何策划与实施的。  相似文献   
38.
39.
高校电子阅览室服务状况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高校电子阅览室目前提供和开展服务的情况,探讨了高校电子阅览室未来服务发展趋势-快、准、全、新的数字信息服务,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0.
思雨 《新闻与写作》2002,(11):3-4,11
经过十五大、建国五十周年、建党八十周年等重大成就报道的历练,各个媒体在成就报道上不断创新,整体水平节节登高,而本次迎接党的十六大报道,力度、密度、强度、深度更是大大加强,体现在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明显提升,其中新华社稿件的铿锵落地,为众多媒体十六大前期报道提供了坚实保障。新华社认真研究和破解“开拓‘成就宣传’的思想内涵”、“加大‘成就宣传’的信息含量”、“强化‘成就宣传’的共鸣效应”三个课题,其迎接党的十六大第一阶段的成就报道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