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失业是当前我国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试图揭示这一问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失业的成因、特点及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
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必须树立生活化、生命化和发展性教育教学理念,重新设计课程及其内容,建构实践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在两课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学说。其整个理论体系都紧紧的围绕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主题。因此,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终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些年来,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随着人类对自身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化,以数理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逻辑经济学,已经招致了公众的批评.许多经济学者正在修正逻辑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以不断完善经济理论.然而正是这些修正的理论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对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预示着现代经济学必须从逻辑经济学向伦理经济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5.
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教育。首先从生态的定义出发,提出生态伦理和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接下来从生态伦理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两方面论证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从生态旅游的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教育性、可持续性三个核心特征论证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26.
道德调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实现形式,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当前这一道德调节模式主要有自然道德权利模式和人类道德权利模式。两种模式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必须建构一个以“人-生态”结构均衡关系为中心的新型道德调节模式取代这两极模式。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民族贫困地区现有农业制度安排分析入手,探讨了民族贫困地区农业制度创新内在机制,指出了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强有力、富有弹性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制度创新存在两难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制度创新的核心、主要任务及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2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多样性不断发展,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社会各个环节、各要素、各个部分之间实现结构均衡,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多样的,其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也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