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格塑造的民族.“德行”的高低一直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人格塑造一直在教育中,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处于极高的地位,这可以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大特色.但是,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的人格教育一直被片面的功利化思想所左右,绝非完整、健全的人格教育,这种畸形的教育阻碍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塑造在我们语文教育中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在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德育一直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2.
魏书生,作为一位年轻的语文教育改革家,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界引起轰动,被赞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这表明了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具有许多相通和不谋而合之处。同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又以其独特的个性而自成一家。研究两者教育思想的异同,对语文教改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命题作文这一侧面。比较分析两位教育家作文教学思想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23.
韩向东 《辽宁教育》2000,(11):26-27
根据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是魏书生作文教改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如前文所述,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智效应,魏书生立足素质教育,为学生作文奠基治本,才使学生作文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同样,魏书生认为提高作文能力,课堂专门性作文训练不是唯一的途径,“当代学生广阔的生活时空,21世纪人才显露才华的广阔天地,打开了魏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路。”他开始探索如何使作文与学生生活接壤,  相似文献   
24.
记叙文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体,它的六要素几乎尽人皆知,居首位的时间要素是记叙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对时间要素包括哪些内容,其系统之间关系如何都不大清楚。下面我们具体探究一下时间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内容:时序形态、时速处理和时态表述。一、时序形态时间永远是流动的,记叙文中的时间也不例外。时间流动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于是便有了时序。文章中的时序与生活中的时序不同。生活时序由先向后流动,这是常序,记叙文的时序以生活时序为基础,但  相似文献   
25.
语新课改倡导“自主、探讨、合作”的学习方式,人们在没有真正把握其精髓的情况下,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尤其是合作学习,许多教师对于它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与传统学习方式的本质区别了解甚少,仅局限于对“合作”的字面上的肤浅理解。理解上的毫厘之差必然导致实践中的谬之千里。可以说,合作学习离语教学仍十分遥远。  相似文献   
26.
什么样的语文课算是好课?这是新课改中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际的关键所在。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促使我们不能不反思,那些打着课改旗号的所谓“好课”真的符合课改理念吗?“好课”一定是“反传统”的吗?那些刻意运作的语文课到底离新课标还有多远?近几年,笔者研究了上百节语文教改课,发现“好课”的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误区。本文仅就评课中的—些标准问题进行追问。  相似文献   
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数第四册.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8.
人素质的低下是语教育的最大问题,而提高人素质的关键在于学教育。受片面功利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学教育在教育目的、教材、阐释系统、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功利化倾向,给教育和社会带来了一些隐患。学教育要走出误区,必须破除功利化思想,弘扬人精神。  相似文献   
29.
学校德育系统是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是显形德育,即以育德为主要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开展的德育活动;一是隐形德育,即在非专门性德育课程和活动中随机释放的育德效应.学校德育的效率如何,关键就在两者能否同步运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30.
语文德育的学科个性——提高语文德育实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系统是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是显形德育,即以育德为主要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开展的德育活动;一是隐形德育,即在非专门性德育课程和活动中随机释放的育德效应。学校德育的效率如何,关键就在两者能否同步运行,相互配合。在隐形德育中,语文学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学占中小学教学总课时三分之一左右;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蕴含着极丰厚、极感人、极宽泛的育德因素。这三方面优势都是其他学科所无可比拟的。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语文德育的个性,以提高语文德育的实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