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目前大多远程实时授课系统都通过视频会议技术实现,本文就视频会议系统在进行应用程序共享时,产生屏幕显示黑区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运用窗口分割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远程实时授课模型。  相似文献   
22.
<正>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由高中提前至幼儿教育,因特网进入各个工作部门和家庭,进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划,2001年开始在高中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3年开始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初中普遍开设信  相似文献   
23.
李赟  顾容 《教师》2009,(20)
计算机硬件组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化模块课.如果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来模拟装机场景,学生就可以不受设备的限制,反复练习.正由于虚拟实验不受时空限制,时下以其安全性、交互性和更新简捷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开发虚拟实验,实现以软代硬已经成为实验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4.
以国内首个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星集团成立为背景,结合技术师范人才“卓越32程师+教学良师”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本文提出并构建了集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和教师训练于一体的教学实验系统,并对系统的构建思想、功能特色以及教学实验过程进行了论述,系统平台的建设将对职教师资培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李敏  顾容 《中国电化教育》2012,(5):54-57,70
教师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研修过程中的环节、策略的设计,促进新教师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对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混合学习核心思想的指导下,从新教师研修过程的环节分析入手,提出了"需求分析""关键事件""交流平台""导师助力""知识管理""实践跟进"等六大策略,并在策略的设计中充分发挥网络"在线"研修和面对面的传统"在场"研修各自的优势,以提高研修主题的针对性、研修内容的体验性、研修环境的开放性、研修反馈的及时性、研修过程的深刻性以及研修评价的实践性,从而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促进新教师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  相似文献   
26.
问题解决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技能。研究表明,个体的默会知识对问题解决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默会知识对问题解决能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默会知识的特征和学习规律,剖析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学习默会知识的适切性,并将其做适当改进,每一教学步骤均以心理认知发展阶段为支撑,着重体现默会知识的建构过程,以更加适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7.
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居于主导地位。下一代网络技术(IPv6)与现存的IPv4技术相比.提供了更多的地址空间、更快的网络速度、更加安全的安全性能以及更加灵恬的扩展性,它必将促进远程教育的纵深发展。本文在介绍IPv6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远程教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8.
媒体(Media),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表示和传播的载体。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数字和文字(Text)、音频(Audio)、视频(Video)、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动画(Anima-tion)都可以称为媒体。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和动画的技术,其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29.
虚拟校园漫游仿真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通过虚拟场景的面片数、顶点数、帧速率(FPS)、系统容量四项指标,讨论了纹理映射、实例化建模、多细节层次和基于Lua语言的外部引入技术,并实现了虚拟图书馆的漫游。  相似文献   
30.
我国已进入"工业4.0"时代,高校毕业生都应具备一定的工程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系统性思维、计算思维和设计思维。当前,本科生工程思维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对象、内容、载体、评价方式等方面有所欠缺。针对这些问题,以OBE成果导向为指导理念,以3D打印趣味设计项目为载体,以解决工程问题的流程为主线,结合五种工程思维养成的不同机理,开发设计一门工程教育通识课程,以培养学生五种工程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