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共同体表示赞成和接受,而共同体则构成公民表示忠诚、寻求归属感的对象。离开共同体,公民无法成为政治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就丧失了公民身份。因此,共同体使得公民身份成为可能,同样,也使公民身份认同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身份认同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因素与全球化的统一,我们应该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世界公民身份,以全球治理方式来应对由公民身份产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2.
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共同体表示赞成和接受,而共同体则构成公民表示忠诚、寻求归属感的对象。离开共同体,公民无法成为政治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就丧失了公民身份。因此,共同体使得公民身份成为可能,同样,也使公民身份认同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身份认同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因素与全球化的统一,我们应该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世界公民身份,以全球治理方式来应对由公民身份产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3.
我们把公民教育与认同置于共同体之中,基于政治哲学的视域,思考和审视由于不同共同体的道德原则与价值取向不同,决定其教育实施不同目标和手段,旨在达到公民与共同体要求和谐一致,从而从内心产生认同和归属,接受和忠诚于自己生活的共同体,从政治哲学视域反思公民教育和认同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进命运共同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他的自由理念,他把自由表达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自由,一种精神的自由,一种灵魂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能在善的共同体中得以实现。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自由纳入实践领域(政治学、伦理学)来思考,这种话语语境的转化为政治哲学转向政治科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36.
民主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内在特质,随着现代化的全球性展开,表现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不同民族国家实现民主的道路、民主实现的具体样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必然是各有自己的特殊性。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中国现代化所处的特殊阶段,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离开也不能绕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应看做是中国民主化道路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7.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崇尚创新已成为世界的潮流.教育部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江泽民也指出:"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成了摆在历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38.
马俊峰 《乒乓世界》2013,(7):110-111
2013年1月15~19日,中国男乒进行了直通巴黎世乒赛第二阶段选拔赛。比赛采用大循环赛制,参赛选手中既有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年轻新贵许昕、马龙、张继科;又有马琳、王励勤、陈王己等老牌奥运冠军。实为全世界水平最高、对抗性最强的比赛。队内比赛是针锋相对的技术实力较量。且大循环赛制场次众多,昕、马龙、陈壬己、张继科顺利晋级.代小将闰安、方博、周雨表现平平。胜负难测。经过16轮捉对厮杀,许赢得第三阶段直通资格。90后新生均未进入四强。  相似文献   
39.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往讲授这一节,大抵都是先讲“两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然后再讲“无限循环”,即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讲的,并未感到其间有什么不妥之处。近两年来思考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才觉得这已成为哲学常识的“两次飞跃论”,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现将自己的一点想法写出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4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索执政规律、社会主义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实践上的伟大创举,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完成好这一工程,需要把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需要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