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对日趋受到冷落的古代文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现代化,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现代科技和祖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以及持续发展作出了全面而有益的探讨。提出教学研究现代化、过程规范化、实践多元化、教学科技化以及和不同学科间的配合的一体化,以及可搡作性等较为系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词至宋代枝繁叶茂,百花竞美,成为代表文学样式,俨然唐诗之敌国。我们一般把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东坡为豪放宗主,《念奴娇》、《水调歌头》为其代表作品。海内外中学、大学教材亦皆收录,因此广为流传,久播人口。但是,过去我们对其认识上存在着不小的偏差。就是标点也有着随心所欲之弊,故豪放派之说难免带有奢品之气。  相似文献   
13.
三代以来,功成以后皆自立礼乐,目的是为了敬天保民、帝祚久远.这些礼乐庄重典雅,可用于礼制、仪式、教化,但缺乏欣赏价值.儒家推崇的就是这些礼乐,把流行乐看成是郑卫之声,亡国之音.连刘邦也只能在宫闱中享受一番家乡情调.汉武帝时代,由于窦太后反对儒家礼乐的缘故,所以表面承前朝之式,实际上在太乐宫以外另设上林乐府,名定郊庙之乐,接受四方贡献,并采各地歌谣,然后由李延年协律,尽情享受.但协律定音不是以钟为均,所以保存了歌诗的缘情绮丽特色,汉代的俗乐,也就是第二部乐--汉乐府因此形成.楚调<房中乐>只是雅乐的移风易俗,是礼崩乐坏以后参照楚国编钟定音的礼乐,初以二南为对象,后改名安世乐,成为亦雅亦俗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部礼乐作品.  相似文献   
14.
李贺的诗歌近半涉及到女性,主要有神女、鬼女、凡女等三大类,以神女最为突出。正是对神女意象的着意描写, 李贺创造了其寄意遥深的鬼才诗学品格,丰富了盛唐气象。  相似文献   
15.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以强烈的土地环境意识表现了当代人的生存观念和价值取向,频频出现于报刊、标语之上,广泛播于人口。但对这两句诗的当初含义、作者和时代却鲜为人知。 这两句诗已见于《全唐诗》卷795,题为“石晋兵部贺公作”,全诗如何不得而知。石晋就是五代时的晋朝,公元936年建治,10年后国亡。宋《王直方诗话》(引自《宋诗话辑佚》卷上)和《苕溪渔隐丛话》卷58皆说:“张嘉甫言‘余少见人诵一诗云:“但存方寸地,留下子孙耕。”不知何人作。后过昆陵汪迪家,出所藏晋水部贺公手书。乃知此诗贺作。”’由这两条材料可知,诗乃五代寸晋人作。由于资料不够完整,所以含混处甚多。考《诗话总龟》前集卷19在这几句话以后尚有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16.
《青琐高议》是北宋刘斧撰辑的一部含有杂事、志怪和传奇的笔记小说集。笔记依类编辑有所次序,书中不仅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宋代传奇作者的姓名,而且对传奇的发展以及后来的戏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个中有不少是关于唐代的故事。这部书的文字诚如《直斋书录解题》所云“辞意颇鄙浅”而且多有致误,作者将流传的故事往往改头换面,张冠李戴,对学术研究来说确是造成了一定困难。下面笔者将部分唐代故事的本事相对追述之,以观其故事源流,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透视和剖析该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以“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为分界点,经历了萌芽,建构,低迷,繁荣四个阶段。资料搜集由1920-1930年代的“整理国故”逐渐转向田间作业,建国后,形成搜集民间神话的高潮;在翻译介绍西方理论资料方面,也经历了从建国前简单的混合介绍到“文革”结束后分门别类的全面展开。中国神话学研究从理论到个体形象,从症状学特征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神话史学等方面的取得重大成果。港台神话研究1950年代突起,有“乾嘉”遗我,成绩斐然;国外的神话研究以日本,苏联为代表,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他各国的研究者在传播中国神话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人学建设的现实视野出发,对高校文科学生的素质与创造力予以培养,必须进行文化的全面整合,创造力是综合素质,所以要综合培养,同时还要注意创造力培养的途径要求和具体方法,实用和超前是教育改革的两个支点。  相似文献   
19.
唐代文化以唐诗为盛,因此,有关唐诗的学问号称唐诗学,千百年来,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显学.面对二十世纪的到来,人类在更高更快的口号下充分研究发展战略,筹划部类的发展模式.文学研究领域中频繁的解构和架构便是这种模式的外部体现.为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速度,有效地参与四化建设,让学术与现实全面直接对话,赢得国际竞争的全面顺利成功唐诗学应当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建设,提供足够的张力,起到模范与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屈原第一次被贬性质是行政处罚,执法的处理是待郊,剥夺行政职务,但仍然享受俸禄, 时间三年,名称叫疏.行政处罚仪式为对话和送别.三年后被流放,是刑罚行为.疏系按照礼制实施,而流放为惩罚犯罪的刑罚行为,玦是司法的礼器和标志.屈原起草的宪令是法规,是现代法学意义上的法律,而当时只是普通的王命,宪令就是县令.屈原出使符合任臣惯例. <离骚>的写作时间是公元前314年,屈原出使齐国时间为公元前311年,流放江南是公元前296年,去世时间约为公元前2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