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假如你将世界一般文学予以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将被保留;而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将被存传。”在其五十余年来的日记与札记中,记载着他对狄更斯小说类似的褒誉。什么是艺术?他以为,《大卫·科波菲尔》才是艺术。在对他影响最大的诸如《圣经》及果戈理、卢梭等人的作品中,他显然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2.
尹均生,1936年生,湖北均县(今丹江口市)人.1958年毕业于华中师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华中师大出版社总编.现任文学院教授、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报告文学及散文研究方向硕士导师暨现当代文学博士点指导教师、中国作协会员、闻一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暨湖北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暨学术委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即湖北散文学会秘书长,湖北“三S”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中国写作学会武汉中心副理  相似文献   
53.
文章提出邓小平的文艺思想这一新概念,就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作了较全面的概括,从而认定,它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4.
尹均生教授对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作了开拓性贡献。在这个广阔的领城内,他路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开展埃德加.斯诺及其《红星照耀中国》的学术研究,写出几百万字的论文,出版了11种著作文集,瑶养出我国第一批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生,主办参加20多次斯诺研究学术会议,为中美人民友谊谱写新的篇章,为中美文化交流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55.
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强势语境规定之下,全球文化战略正经历着深刻的世纪转型,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虚构型写作被空前边缘化,因面严峻挑战,纪实文学择时而动,蔚为大观,为陷入困境的当代“世界文学”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本文从人类学,传播学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纪实文学的文化回应以及可能而必然的发展路向作出乐观描述,认为一个新的纪实文学时代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56.
影视教育是影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具当代意味的教育课题之一.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商业运行背景下产生的综合、动态、立体式审美形态,影视艺术充分体现了创意的效益性、制作的复杂性、本体的复合性以及接受的多面性.这些,决定了影视文本千姿百态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影视教育宽广深厚的有机功能系统.影视教育的功能系统发生于生活、作者、作品、观众四者间的能动互递结构,并最终凝聚为六大基本关  相似文献   
57.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报告文学因人文精神回归、哲理意味加浓、文化色彩亮丽、人类关怀趋显和个性意识增强等而拥有鲜明、浓烈的现代文本意识。一是厚重而深邃的时空度量上的史诗意识 ;二是对象选择上的平民意识 ;三是从自然的忧戚、灵魂的救赎、文化的关切三个方面实现了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意识 ;四是话语方式上的自便意识  相似文献   
58.
我国80年代探索导演群中,黄建新和黄健中别具亮色.他们所代表的超越传统的电影新思维对于新时期整个电影运动来说,不无启示意义.本文以《黑地事件》、《错位》、《访问》等“类经典”影片为参照,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二黄”导演艺术的总体特征与具体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59.
读《侠客史》(郑春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是一种享受,一种自我陶醉。在郑春元先生平实而不无激情的文字下面,跳动的是一颗自强不息、悲天悯人的侠客心。透过“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古典意境和催人感奋的侠客故事,我们获得的不仅是超越性的审美愉悦。在侠文化风行天下的扑面热浪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双冷静的、充满理性思索的眼睛。《侠客史》,以其对两千多年游侠史的梳理,对侠客“救人于厄、振人不瞻”的多样生存状态的描述,对侠崇拜现象与现代人文精神、道德理想重建的独创思考,丰富了侠文化的内涵,也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化背景下 ,人类社会的既定规范遭遇严重冲击 ,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文立于文化哲学的高度 ,重点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矛盾关系时的现代文化身份 ,进而就中国文化新世纪重建的基本路径及可能前景作出乐观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