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教育   4336篇
科学研究   64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00篇
综合类   5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学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情真意切,深于传情;诙谐含蓄,具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62.
学会学习是职高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职高学生会学习英语是职高英语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并对其学法进行有效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63.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列为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高校为切入点,分析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现状,剖析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内涵,探索性地提出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生命科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该文通过对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的改革,构建了生命科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高职高等数学"案例与实验"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为改变这种状况,采用“案例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使学生探索解决一些典型数学问题的方法,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6.
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有其特指性和时代性。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是一个高度语境化命题 ,移用西方理论必须要经历本土化洗礼。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话语的错位 ,反映在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机械套用和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轻率判断。这是文化自觉与理论创新意识缺乏的表征  相似文献   
67.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和方法,决定了它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8.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当前广泛流行的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出发,分析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总结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了混合学习的特点,分为"三阶段、七环节",即课前通过微课资源传递知识,课中通过完成任务内化知识,课后通过微课资源补救知识、拓展技能。  相似文献   
69.
为了培养一流的大学生,研究生,应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灵魂),文化素质(基础),身心素质(本钱),专业素质(本领),竞争素质(生存,发展)等方面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改变课堂文化,使学生成为主人,使教育更加符合人性;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加快素质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