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4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教育   11038篇
科学研究   2494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1177篇
综合类   1163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17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997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1200篇
  2009年   1159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363篇
  2006年   1335篇
  2005年   1075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769篇
  2002年   785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勤禹 《历史档案》2006,2(3):73-79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基督教传教士自西徂东,进人中国。尽管最初的几十年教难不断,但传教士在华人数仍然不断递增。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901年只有1500人,1914年增至5400人,1919年更达到6636人,其中美国在华传教士人数就达4500余人,占60%多。天主教传教士从1901年的1075名,增加到1920年的2000余名。传教士在传播上帝“福音”的同时,将赈灾作为其事业的一部分,将近代西方救济思想和理念传到中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民间救济事业的发展路向。华洋义赈会(全称“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就是新教救灾思想主导下的产物。它诞生于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是由传教士与中国社会新兴力量联合筹设的一个专业性救灾组织,最盛时影响遍及全国16个省,设立地方分会、事务所、赈务顾问委员会17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间性救灾组织。  相似文献   
122.
根据目前存世的12 000余种浙江家谱文献的调查与著录结果,分析了明代以来各类纸质家谱的版本特征,对浙江家谱中占主流的木活字本家谱的出现及其沿革进行了探讨。认为浙江用木活字印刷家谱,从明代万历元年至今绵延不绝,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北宋毕曰升在杭州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民间传承。在印刷技术进入电脑“冷排”时代,对浙江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的民俗文化应予格外的关注,建议通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3.
贾宏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36(4):60-61,74
针对用户兴趣和偏好建立用户模型,是整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在概速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及其用户建模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用户模型的表示方法、信息来源和技术类型。  相似文献   
124.
“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词之一。在和谐农村的建设中.文化和社会建设无疑是一项基础工作。应该看到.目前仅仅停留于送戏、送书、送演出、送电影、送科技等蜻蜒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的“喂食”式的帮助是不够的。如何将“送”文化变为“种”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正在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除了对戏曲、花灯等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的挖掘之外.如何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工具.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培育新的文化增长点呢?目前在农村正蓬勃开展的大众影像生产.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5.
从图书馆的演进看现代图书馆的复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图书馆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使现代图书馆在保持传统图书馆传承性和开放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虚拟性和复合性,复合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复合性的体现。文章认为,随着网格技术的应用,现代图书馆复合性将从个体复合性发展到群体复合性。未来的新技术、新观念还可能使图书馆出现一些新属性,并沿着自己的轨迹继续向前演进。  相似文献   
126.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城市功能的变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影响着文体的转换.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唐宋文学是一个转型时期,从城市功能来说,从政治化的内涵转向世俗性内涵;从文体角度来说,从诗转向了词.而南宋词的雅化则促使更为多元斑斓的城市生活、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文体形式,并最终促成了新的文体转换.  相似文献   
127.
提高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要提高公信力,必须要与党中央的决策步调一致.切实担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重任。近年来.我国有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力.这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从理论上讲,“权威力”和“公信力”同属政治伦理范畴。试想.当一次次虚假的报道见诸媒体.媒体岂不成了一次次叫喊着“狼来了”的说谎的牧羊人.失去了诚信;当真实的新闻报道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拜金主义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媒体岂能赢得受众的忠诚度;当与构建文明社会相违背的低俗之风一旦充斥媒体.媒体的道德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当不良广告的一笔笔收入成了媒体工作者的奖金.媒体工作者在获奖之后不也一步步蜕变为欺骗者的同谋?  相似文献   
128.
论网络环境下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采用自然语言是必然趋势,然而自然语言并不会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唯一检索语言,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相结合才是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29.
论图书馆之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图书馆精神、馆藏资源、读者服务方法、读者与馆员、图书馆建筑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之和谐,强调了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外包制胜--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委托书商进行编目业务外包为实例,论述了图书馆在外包市场不太成熟的环境中如何运作,才能在业务外包活动中制胜的方方面面。并就编目业务外包的健康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