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3677篇
科学研究   71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40篇
综合类   314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为探讨母亲遭受家庭冷暴力与儿童早期多动行为的关系及亲子冲突与睡眠问题的链式中介作用,使用家庭冷暴力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亲子关系量表和Achenbach儿童睡眠行为量表对2728名1-8岁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测查,采用SPSS26和Mplus8.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儿...  相似文献   
142.
综合考察了近25年来安徽旅游研究文献,从论文数量、研究区域范围、研究领域、研究主体等方面概括了安徽旅游研究的特点。结果显示:安徽旅游研究已进入繁荣阶段,论文数量逐年稳定增长,研究范围从黄山及其周边地区扩展到全省七大旅游区,研究内容涉及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旅游市场与产品设计、旅游文化开发与保护、旅游经济、生态旅游、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心理与行为、旅游规划等多项研究领域,研究学者以省内为主,研究单位分布集中。针对安徽旅游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安徽旅游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43.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历超常规扩张后,质量成为核心议题。监测评估是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方式之一。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偏重于资源或投入性指标,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和人才培养成果的监测尚待进一步完善。文章探讨学生发展理论及其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应用,通过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学生发展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从学生发展的视角,通过增值评价的路径,监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4.
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成长于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历史背景.在其发展过程中,未能建立起足够的品牌吸引力与公办本科院校进行竞争.随着高等教育供求逐渐平衡和供大于求转变,民办本科院校陷入困境.为求脱困,民办本科院校应立足其资源,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并扎根于市场,构建出...  相似文献   
145.
Purpose:To investigate whether 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 without concomitant exercise mitigated strength reduction and atrophy of thigh muscles in subjects under immobilization for lower limbs.Methods:The following databases were searched:PubMed,CINAHL,PEDro,Web of Science,Central,and Scopus.Results:The search identified 3 eligible studies,and the total sample in the identified studies consisted of 38 participants.Isokinetic and isometric torque of the knee flexors and extensors was examined in 2 studies.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igh muscles was evaluated in 1 study,and thigh girth was measured in 2 studies.The BFR protocol was 5 sets of 5 min of occlusion and 3 min of free flow,twice daily for approximately 2 weeks.As a whole,the included studies indicate that BFR without exercise is able to minimize strength reduction and muscular atrophy after immobilization.It is crucial to emphasize,however,that the included studies showed a high risk of bias,especially regarding allocation concealment,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intention-to-treat analyses,and group similarity at baseline.Conclusion:Although potentially useful,the high risk of bias presented by original stodies limits the indication of BFR without concomitant exercise as an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against strength reduction and atrophy mediated by im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146.
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入探索适应智库研究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推进智库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建设。文章从专业智库组织管理团队的视角,基于对智库研究特点的基本认识和智库项目管理经验,深入分析了外循环体系和内循环体系下的智库项目研究和管理特征,从建平台、促融合、重储备、组队伍、优转化、强集成等方面提出推进智库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7.
张娟  肖宏斌  徐维新  祁栋林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3,35(11):2289-2297
利用1971-2010年40a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及盆地外缘托勒气象站的水汽压、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近40a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降水量、降水转化率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相对较低,90年代后逐渐增多,总体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近40a春、夏季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秋、冬季20世纪80年代呈弱的减少趋势,90年代后呈持续增长趋势;可降水量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分布特征,这与可降水量多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气温是影响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日照,而相对湿度对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分析表明,多雨年与少雨年可降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可降水量与多雨、少雨年并无直接关系。降水量的多少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水汽输送、交换及降水转化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8.
《平面设计与排版》课程是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核心课,该课程必须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探索,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典型产品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标准和岗位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9.
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0.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最能体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环境的不同,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截然不同,这一差异必然给我们掌握词汇的真正含义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从审美角度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了英汉词汇中最典型的动物词的文化差异,根据审美价值取向角度的不同,阐述了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词的不同甚至相反的涵义,总结了进行英汉动物词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