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751篇
科学研究   20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0年   1篇
  1889年   1篇
  1885年   3篇
  1882年   6篇
  1880年   5篇
  1877年   1篇
  1872年   1篇
  1871年   1篇
  1867年   2篇
  1860年   1篇
  18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Globalisation, the shift to a knowledge economy, and changing demographics are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The move from elite through mass to universal education, coupl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system, especially in terms of academic mobility. It has created new fields and challenges for policy-makers. New form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ve emerged, including cross-border education. Commercialised for-profit cross-border degree mills and rogue providers have gained new grounds and jeopardised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and qualifications because of the worthless qualifications and shoddy service levels that they may provide. The focus of 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which was previously not related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imported’ and ‘exported’ programmes, has been challenged.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overview of the main developments in the cross-border education level. It focuses on cross-bord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on the various international frameworks that regulate these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992.
戏曲评点在明代产生,《西厢记》是最早进入评点视野和现存评本最多的作品,堪为明代戏曲评点之代表。《西厢记》评点呈现出评点意图旨在娱情、评点方式渐趋系统、评点内容渐重叙事、评点美学重在求"真"等四个稳定的文学特征,表明戏曲评点在明代已经成熟,而这种成熟促使戏曲理论迅猛发展,戏曲文体也终得以独立于中国文体之林。  相似文献   
993.
互动式教学法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指师生关系在课堂情境中的具体化和现实化。针对当代大学生对课堂互动的要求,在文学类课程中采用学生讲述、课堂讨论、问答等形式结合多媒体等有效手段进行师生互动对教学起到积极效果,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互动式教学中情感性因素尤其是非言语手段在课堂上的使用也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简约化教学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优质轻负,高效低能,构筑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主线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筒约化教学模式是比较有效的。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的改革,应该抓好美文朗读,坩加课前提问,规定学生书法作业的内容,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等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95.
张爱玲的小说表现了家族文化秩序下封建家长形象的失落与亲子关系的扭曲变形,宣告了家族体制在现代社会的衰落与解体。家族伦理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同居公财的生活方式、一夫多妻的畸形婚姻制度又造成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与互相伤害。"家国同构"的社会透视方式则通过生活细节、价值观与时代风尚来表达世态人情、时事变迁。  相似文献   
996.
家庭伦理剧作为新时期崭新的文艺形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近年以《蜗居》等为代表的伦理剧凸显了女性自我独立和女性话语的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女性在男权社会被统治的形象。但是这一建构还远未完成,女性的反抗依然是在男权意识形态话语和符号式身体"被看"的范围内进行的。当代伦理剧未完成的女性主义批评却彰显了新时期女性生存困境与女性主义批评策略。  相似文献   
997.
在河南省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河南广播电视媒体举起了"中原文化"的大旗,将其作为地方媒体的立足点和创新特色,既有利于河南省的形象传播,也有利于河南广播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河南广播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注意依托卫星频道和历史资源,打造文化特色栏目,来扩大媒体影响;同时进行产业开发,扩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8.
话语的模式与内容乃是社会行为的模式与内容的反映和表征;“潜规则”一词的流行,是以潜规则行为大规模存在为基础的.本文基于实事求是的立场,结合对现实利益的博弈分析与道德哲学的批判视角,深入阐明“潜规则”行为中的合作与背叛、道德与利益的复杂关系,深入探究“潜规则”行为背后的利益博弈与心理机制,以期为治理潜规则行为奠定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文章从六年制本科层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其特殊性,并结合音乐学科的学习规律与特点,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合适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具体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高校系统的反腐倡廉的形势愈加严峻,校园廉政风险系数越来越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发挥各方面力量防控廉政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廉政风险的内涵出发,深入探讨校园廉政风险的诱因、现状、防控对策以及高校纪检监察应发挥的作用,以期能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美丽廉洁校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