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704篇
科学研究   174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学所传授的绝不应该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把"大学精神"的种子播在每个大学生心中,以期在走向社会的实践中,让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在大学生参加自然科学实验课程和创新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利用自然科学与生俱来的客观规律性和逻辑必然性,在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以精英教育为主,师生互动引导大学生自我学习并领会"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等"大学精神"的内涵,最终成为指引他们努力一生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2.
针对高校非电专业电工学的PLC创新实验,探讨了基于西门子S7-200型的PLC三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从电梯的控制需求、PLC的选择、I/O口的分配、梯形图的设计和调试等方面,介绍了创新实验的设计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控制程序,并在电梯模型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3.
以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为例,通过综合布线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实训情境,探索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让学生尽快掌握、熟练综合布线的各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学堂乐歌"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概况,通过对我国早期"乐歌课"以及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述,揭示了学堂乐歌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5.
文章在对我国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教育资源、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和毕业生质量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要坚持职业化、人文化和"去学科化".  相似文献   
36.
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和高师"初等几何研究"课程存在的问题,就本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具体从课程体系方面:突出学生利用几何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几何建模的能力等;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高初结合和对中学几何知识缺陷的补充等;从教学模式方面:高师数学课堂的"自主·合作·创造"模式三方面对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7.
英语四级考试改革中出现了新的快速阅读题型,本文就这一变化作了仔细的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快速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在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学中运用篇章分析理论,并分析了快速阅读常见误区和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技巧的训练。  相似文献   
38.
一、个案基本材料乐乐,男,6岁半,小学一年级学生。父母亲是公司职员。二、问题行为概述刚接一年级,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在刚开学几天紧张的工作中,我的耳边听到的最高频率的一个名字是“乐乐”。孩子们向我汇报:“老师,乐乐不进教室上课。”“老师,乐乐骂我们。”同事们向我诉苦  相似文献   
39.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的缩略表示,是对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生产实际等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来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40.
This essay analyses a politically tinged painting by Xu Beihong (1895–1953), a representative modern Chinese painter. He composed the work in 1949, jus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the New China. In this article’s discussion of the perplexing work, the author attempts to unveil Xu’s understanding of revolution an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politics, in relation to his difficulties in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art in the early Republic period (1912–1949).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ainter’s mindset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New China. She also tries to reveal that Xu’s art practices were restrained by the realities he was in – a crucial point to understanding his achievements and predicaments. As an artist who resisted the western modernism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and who idealistically pursued the highest good and beauty through “realist” approaches and historical expressions, Xu’s predicaments interestingly reflect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revolution in China’s road to modernization, and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s into the core issue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