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777篇
科学研究   130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78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笔者从现代网络环境下安全现状引入了可信网络概念。对较为流行的可信网络模型体系结构进行介绍,分析了其中一种可信网络模型的机制。对目前可信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红河州经济目前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着重分析红河州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并提出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主体功能区划的界定以及结合云南自身区域特征,在今后的功能区划中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将被划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想要在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合理、高效的发展,就必须遵循主体功能区划的产业政策,走可承载的生态旅游之路,切实加强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的承载力监督与管理,严格控制景区游客容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分析冲激信号和阶跃信号对一阶动态电路的影响,介绍了两种信号在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中和在工程电路上的应用,以此说明这两种奇异信号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高职教育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课程改革建设为基础,建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核心专业课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了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课程的建设质量及效果,最终达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完善课程内涵建设的目的。同时,在坚持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的同时瞄准国际化方向,不断探索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途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6.
大学专业英语写作零课时教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零课时教学是一种融合了自主学习和过程结果写作法的教学方法。将该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通过对87名来自3个班的受试者进行一学期的实验,结果表明写作零课时教学没有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对于零课时的态度也有较大转变,赞成人数由学期前的47%上升到期末的63%。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以培养自主性为目标的写作零课时本身以及写作零课时的各个环节,如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等持有肯定态度;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的自主性不强和写作零课时实施环节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108.
人们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时往往抽象成一定的"模型"进行处理.物理"模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现象和过程的本质,有助于物理知识的迁移,本文对物理"模型"教学的模式及实践做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对物理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9.
移动通信实验课程探索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与传统试验教学进行比较,介绍了新开设的移动通信试验内容,以信道分析和调制方法的研究为主。介绍了移动通信实验实现的三个方面,包括硬件验证实验,初级软件仿真实验和高级软件设计实验,重点介绍了瑞利衰落信道特性测试与仿真试验的内容。对移动通信试验教学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0.
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对于西方哲学发展史中以朴素辩证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近代唯物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唯物论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实践唯物论。实践唯物论不是强调实践作为实践活动对理论、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唯物论,也不是以实践为对象的唯物论。它是指相对旧哲学唯物论的、马克思新哲学的唯物论的属性和功能。实践唯物论对旧哲学唯物论的超越,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超越,从而使马克思新哲学对唯物论相关问题的提问方式、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实现了对旧哲学唯物论的全面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