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474篇
科学研究   15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discipline of computing in relation to cultural heritage, parallel with developments in greater user participation in archives and advances in documentation work. These trends are reflected in the case of a documentation project of an old Chinese cemetery in Singapore, Bukit Brown Cemetery. This case was characterised by tensions among the ‘wild’ array of emerging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and archivists that took the momentum away from both more formal NGOs and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in documenting, archiving and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heritage of the site when part of it was announced to be set aside for a new highway. The case presents a compelling need for participatory archives, facilitated by computing interventions encouraging public engagement and visits to the site. Being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documentation process, the authors reflect on how conceptual frameworks of records may assist in designing new media innovations and informing the ways by which a cemetery may be documented. Through these reflections, the authors argue for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archivists and records professionals in documentation work, and demonstrate how, in the creation and keeping of records, they shape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of the public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n heritage sites.  相似文献   
62.
在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教学过程中,其技术构成可分为四个部分: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在教学中,每个部分各有重点和难点,而完整技术中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则是整个跳高技术的关键,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如何,对完成过杆与落地技术和运动成绩有较大影响。因此,重点抓好这个环节的教学是为了减少以后的教学难度,也使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数里,掌握好完整技术动作,为今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3.
随着信息化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日益加深,教学平台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对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成熟的MVC3.0框架应用更加符合软件需求的变化。本文阐述了MVC框架的作用及优势,着重表达了软件开发的需求及功能设计,全面阐述了教学平台的设计是如何利用MVC框架实现全过程辅导、平时量化成绩积累等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64.
张蔚明  李银萍  庞庆军 《精武》2012,(14):35-36
本研究依据元认知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针对元认知学习策略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足球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学习策略使用频度与足球运动技能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5.
逄湛江 《科教文汇》2012,(28):161-162
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将俱乐部模式引入到高校篮球教学中来.打造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会有力地推动高校篮球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智能家居的内涵不断延伸,国内智能家居住宅也越来越多,然而,在现有众多的智能家居产品中,多为某个厂家的独立解决方案。利用专门针对智能家居的总线标准KNX技术,提出一套基于KNX的智能家居应用方案,为用户和设计师提供一个可广泛选择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平台,为住户营造安全防范、远程监控、舒适节能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67.
该实验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设计的一个成功案例,建立了植物DNA指纹检测和父本鉴定技术。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PCR技术、DNA提取和电泳检测等实验技术,巩固关于基因位点/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二倍体/三倍体、孟德尔遗传规律和DNA指纹图谱等多个(对)重要的遗传学概念,提高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8.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多个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内容变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9.
结合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介绍了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铝硅中间合金熔炼实验的改革情况,总结了改革成效及不足之处,提出今后实验改革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随着公众的入园需求日益增长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无证园在我国各地急速增加。无证园大部分质量低下,安全隐患突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部分地方政府采取的"一刀切"取缔政策,致使不少幼儿无法得到妥善分流,严重影响到幼儿家长的生活与工作,对此社会反响强烈。本文在深入分析无证园办园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的政策建议:突破观念,明确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安全并满足家长需求作为根本点和立足点;立足现实,确立分区域、分阶段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治理,妥善解决"的指导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督导评价与奖惩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