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教育   4194篇
科学研究   666篇
体育   494篇
综合类   47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经济的支柱.在分析咸阳县域经济现状的的基础上,对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并依据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结合咸阳市自然、社会和经济及区位等条件提出了咸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52.
给出了频率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验证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得到一个精度高、体积小,能够迅速准确地测量低频和高频的频率计。  相似文献   
953.
重章叠沓是《诗经》重要的抒情体式之一。塑成《诗经》这一复沓艺术的质素有三,即民间性、表演性以及场合性。这三个方面不仅共同塑成了《诗经》中叠咏复沓艺术的反复使用,而且也决定了《风》诗与《小雅》重章叠沓,但《颂》诗与《大雅》中却很少运用。  相似文献   
954.
范仲淹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第入仕,至景祐四年(1052)卒于徐州,居官长达38年之久,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贤相良吏.他所至之处廉洁自律,黾勉从公,位高禄厚而贫窭终身,身殁之后竟无钱营葬,因此赢得了后世的崇敬.他的廉政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5.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很多人把它界定为一种负面行为.本文指出,这种认识和应对方式是否合适,值得探讨;遂从其内涵、积极因素、应对等方面提出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956.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对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要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同时要多条途径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957.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在该课程学习中,学习者一方面要了解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同时还要掌握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学习来提高学习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培养其成为具有适应信息时代从教能力的师范人才。针对目前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专业-素养-实践"三维结构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从目标、内容、策略、媒体和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对实验教改的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8.
交互行为分析是CSCL(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研究中,特别是网络协作学习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地分析学习交互和找到促进学习交互的方法,有必要建立从微观层面对交互行为进行分类的框架。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微交互行为的概念,然后鉴于基于文本的交互仍然是当前最重要的交互形式,建立了一个微交互言语行为的分类框架。该框架从交际功能的角度,把微交互言语分为展示型言语、质询型言语、解释型言语、支持型言语、发展型言语等15种类型。本文也介绍了该微交互言语分类框架的确定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实例讨论了其在CSCL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9.
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开发模式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0.
"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诚"指向的是天人关系,"信"主要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传统道德的"诚""信"要求人成为一个道德主体;现代诚信基于契约关系,调节的是具有平等权利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过去的道德人变身为现代的经济人,经济人的逐利本能致使利益主体的失诚无信,逼使国人发出"重建诚信"的强烈呼声.接续传统诚信实现其现代转型,既要打破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又要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善恶因果律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