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5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教育   5904篇
科学研究   1693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709篇
综合类   619篇
文化理论   94篇
信息传播   9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685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 基础性工作。因此,建立合理的学科质量评价体系,从 而对高校学科质量进行评价,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科 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属性 识别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环境质量等多属性综合评价 领域,取得了较好的评  相似文献   
102.
“教育学的重构”首先要展开对问题的研究和悖论的揭示,它不仅构成对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思想深度与智慧、勇气的最大挑战,同时也为重构新的教育学勾勒出大致的蓝图并预测其未来可能的走向。教育学重构有宏观的动因与文化背景,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了教育学“地震”,而且教育学的重构会涉及到一些最为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3.
要办好高职高专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4.
对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个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以期为该专业更加合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民主教育家鲁立刚系20世纪前半叶湖南著名的地理教员和中学校长。他潜心教育事业,50岁之前教书育人,之后著书立说。其教育思想主要有尊师重教及重名轻利现、用人唯贤及言传身教现、救国育才及文理并重现。他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与“朴实沉觳”的教育思想至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工程建设监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监理工作的对策和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7.
随着计算机关系型数据库语言的丰富与完善,特别是FOXBASE最新一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以及各种管理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的使用,使得在开发一个计算机系统时,最感困难和复杂的已不再是具体程序的编写,而是整个系统的规划。大连市委组织部开发的《大连市组织工作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即是整个系统的规划在局域网络中的总体设计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8.
从对现代汽车新技术的介绍入手,详细分析了当前汽车修理行业所面临的几大挑战以及应对的措施,探讨了汽修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根据最新的汽车技术发展,安排教学工作,才能够培养出在几方面都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9.
晏星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1):106-107
装帧设计是书籍艺术最直观、最在、最迷人的形式美的体现,是书籍体身物化为美失创作过程,其设计的意念构思有着它特殊的难度和特别的意义。汲取民族化,拓宽审美空间,并赋予它独特的诠释,才能创造出新的书籍艺术形态,从而建立装帧艺术的整体视觉美。  相似文献   
110.
Research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nese pupils’ mor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the field of moral psychological study. This paper reviews 20-year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pupils’ moral development and its instruments to measure it. It also gives details of its inadequate research into pupils’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n concludes with some conjectures about the future of this field of stud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2) The authors are grateful to Prof. Zhang Dajun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China to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