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558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6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知识分子生活方式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特殊生活方式。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 主要特点文章概括出四点;对优化知识分子生活方式提出的建议是;要进一步 增强责任感,应正确处理事业与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言教学是中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继续教育的课时所限,言研究课应该集中解决两个问题,即要不要学的问题和怎样学的问题,也就是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83.
中国当代学理论批评史分为三个时期;化革命前十七年学理论的特点之一是许多学理论家以既清醒又混沌的心智为共同的思维特征和以社会学评论为主要方法;化革命结束后经历了从恢复期到蜕变期到收获期的发展阶段,初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4.
基于Zp 上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定义了Zp 上的矩阵A及有关概念 ,讨论了Zp 上的方阵可逆及s×n矩阵存在左 (右 )逆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5.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范式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认识论、学习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演进,职业教育研究范式也经历了从社会效率主义到新职业主义的演变。但是,目前这些范式都遇到了困难,制约了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为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范式。笔认为,当前在教育研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认识论-建构主义,可以为此提供很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86.
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全面展开,80年代最为活跃.金融的创新与其它领域的创新遥相呼应,形成了西方世界的整个创新的浪潮,这也标志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本世纪更是创新与发展的高潮,这就意味着,创新就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突破力与持续推动力.因此,金融业的发展也必须以金融创新为动力,充分地整合金融资源,形成新的发展力,才能积极地应新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7.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了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该文对整合的思想以及整合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思考,旨在共同探讨实施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面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灵寿县烟叶合作社成功地走出一条致富一方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路子。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当地实际和农民需要做文章 ;二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 ,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多层次的服务活动 ;三是以科技为动力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四是以体制创新为保证 ,不断建立完善适应市场要求的科学管理机制。他们的典型经验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中国现阶段平等理念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即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价值理想,又表现为一种调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手段。现阶段中国平等问题的提出与社会发展的功利评论取向、社会分化加剧了不平等与异质性以及社会流动与整合的要求密不可分。起点平等受制于社会分层的延续性与社会分化带来的差别性,机会平等是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的建立原则,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结果平等的现实呼唤。  相似文献   
9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动力.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探析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同时,就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教育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