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听朱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引发了我的思考。[课堂回放]师:后来的小英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并读一读。生: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师:以前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有点忧郁的小英,现在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她走进舞蹈房去干什么?...  相似文献   
32.
从教多年,听了无数堂普通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一般的课堂精彩纷呈,精彩的课堂高潮迭起。如果有点评,也会妙语如珠落玉盘。但几乎没有人真正关注过学生在课堂的语言表达。我们会为个别学生的精彩而鼓掌,会为个别学生的精练而喝彩,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说不好,问题严重,多年来如此,哪怕是特级教师的课...  相似文献   
33.
日前,观摩践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阅读教学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敢问、敢说、敢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一是自主阅读,提出问题;二是合作学习,讨论问题;三是班级交流,解决问题;四是再读课文,探究新问题。对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听课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它确实能较好地提  相似文献   
34.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最怕的就是写作文。每次经过一番搜肠刮肚,挤牙膏似的只能挤出一小段文字,还干巴巴的没嚼头。当时的情景真是“苦坐苦思苦不堪言,愁情愁理愁眉苦脸”。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少受习作之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进行了一些探究。我认为,作为学生习作的引路人,教师应做到心知“度”明,把握好习作教学的几个“度”。一...  相似文献   
35.
近期重温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感受颇深。课堂上的情境表演,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预定目标,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李老师的《狐狸和乌鸦》一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片段一】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描述——这则寓言故事把我们带到一棵大树下。(简笔画一棵很怪的大树)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一个窝,(添上一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狐狸就...  相似文献   
36.
小青蛙在草丛里跳,小草穿上黄衣服了……一切是那样地有趣,那样地好玩。有人说:“没有生活,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所以,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他们才会有所发现;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才可以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虽然“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但是只有“打开创作的源泉”,才“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一、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37.
学会引导     
时下的语文课,开放、拓展,求新、求活、求精彩成了不少教师的追求。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向下,课堂呈现出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思维积极深刻的繁荣景象。但部分教师未能合理把握好尺度,使得语文课堂进入了另一种误区——课堂上捧出的是一盆盆美丽的塑料花,艳是艳得很,却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成长的气息。面对热闹活跃的课  相似文献   
38.
【案例】评价之争临近学期结束,某市教育局抽调了部分老校长与专职教研员组成检查组,对全市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在对一位教师的备课及其所任教学科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时,老校长与专职教研员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老校长坚持给"优秀"等级,教研员认为至多是"良好"等级,严格地讲只能给"及格"等级。  相似文献   
39.
《锄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内容仅短短四行,二十个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描写的是烈日下农民挥汗锄禾的情景,着实让人留于脑海之中,久久挥之不去。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些生活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孩子而言,此情此景,怎样才能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呢?怎样通过教学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粮食的...  相似文献   
40.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后的延伸,作业就是可以很好利用的时机。一、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