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524篇
科学研究   24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19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命如歌。不是只有一首歌反复地唱,是许许多多不同风格的歌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陪你一一走过。年青人有年青人倾心的旋律,年长者有年长者热爱的歌词,但他们内心的感触同样的有激昂、有苍凉,同样的荡气回肠。年青就是太阳,太阳永远火热,青春却像一枰棋中最精彩的几步妙手,落子之后就不能再回头,只余下那闪亮的时刻让自己也让千千万万的人久久回味。妙手难免自负,青春难免轻狂———像我一样骄傲,唱首歌把眼泪轻轻擦掉,像我一样骄傲,风雨之中谁比你站得更高———拥有骄傲才拥有青春,拥有青春才能将整个世界揽在怀中。纹枰前的少年…  相似文献   
12.
大型的《午夜新闻》类栏目,在我国众多电视台中还不多见。去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午夜新闻》开播,使原来的午夜正点新闻容量得到扩大,内涵得到扩展,据业内人士讲,与原来的正点新闻相比,收视率明显提高。把《午夜新闻》作为像《新闻30分》那样的大型新闻栏目来经营,自然就要不同于办以往的午夜正点新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视《午夜新闻》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是,如何进一步办好《午夜新闻》栏目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算史上,除《九章算术》外,还有许多名著。经过历代数学家的传抄和注释,至唐朝李淳风等人注释审定的十部数学教材为:《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九章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邱建算经》、《五经算术》、《辍术》、《辑古算经》和《夏候阳算经》。《数术记遗》和《三等数》是课外读物,系参考书之类,后来因《缀术》失传,以《数术记遗》替补,号称《算经十书》。《算经十书》自唐代始,是国子监规定的必修教材。“凡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九章》、《海岛》》共三岁,《张邱建》、《夏候阳》各一岁,《缀术》四岁,《辑古》三岁,《记遗》、《三等数》等皆兼习之”。除规定学时外,还规  相似文献   
14.
15.
章文  富燕 《新闻三昧》2004,(6):54-56
具有东方艺术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取向与隋感的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作品是华夏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研究、弘扬这笔化遗产,是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古往今来,披肝沥胆,孜孜以求,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的学史不绝书,他们为中国古代书画的代代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仁恺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级档案馆保管的档案过量重复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失当;二是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失当;三是各机关文书材料整理方法欠妥;四是档案馆对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不及时。这些方面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档案馆人力、物力和财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戏剧四大代表作家之一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悲剧,该剧表现了家庭教育错位及其给年青一代成长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值得引起大家的深思和反省。本文将分析探讨该剧作中家庭教育错位的具体表现以及给后代成长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阐释该剧对于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