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科学研究   2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1.
通过对湖北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了当前信息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信息服务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针对科研用户在线学术关系网络及行为模式的分析,将丰富和深化面向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理论,并推动平台服务功能的优化,引导用户基于平台充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方法/过程]选取科研用户在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关注与合作关系,从整体层面归纳不同时间下用户关注关系网络与合作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同时从个体层面基于聚类分析提炼不同用户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开展学术交流的行为模式,并揭示其时序规律。[结果/结论]整体层面,关注关系网络与合作关系网络正逐渐扩大规模,关注关系网络各用户间联系更为紧密,核心用户倾向于与网络中的高度值节点相连;合作关系网络兼具拓宽与加深趋势,核心用户间的连接较为发散。个体层面,学术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可分为5种类型,其行为模式短期内具有稳定性,多数发生行为变化的用户体现在平台交流功能的使用偏好、机构内外交流重视程度的转变等方面。[局限]对学术关系仅选取平台中的关注关系和合作关系,研究样本未考虑到年际内更为细粒度的变动;研究停留在对于结构化数据的定量分析,未考虑文本内容等非结构化数据,这可能会对结论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产业创新发展机制的形成要求拓展面向科技与产业的地区性信息集成服务。以地区为案例,本文进行了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地区性集成信息服务的需求调研,结合湖北地区跨系统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服务开展,分析了创新需求导向下的信息集成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需求的变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所提供的问答服务已成为学者们快速获取学术信息、解决学术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问答质量智能评价和服务优化对学术社交网络中优质内容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ResearchGate问答服务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化特征、内容特征、其他特征以及回答者特征4个维度构建答案质量评价体系,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增强技术进行答案质量分类预测。[结果/结论]SMOTE算法在处理不平衡样本时具备有效性;支持向量机在单一模型预测中,取得出色的分类效果;组合模型使预测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构建的组合模型分类性能最佳,以此为基础可通过搭建问答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实现学术社交网络问答服务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严炜炜  赵杨 《情报科学》2018,36(1):19-23
【目的/意义】面向具有多元科研主体参与特性的科研协同信息行为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防范和解决 科研协同信息行为中的多元化跨系统风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科研协同信息行为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流 程梳理,确立了科研协同信息行为风险管理体系组成要素和建设阶段。【结果/结论】面向科研协同信息行为的风险 管理体系应围绕跨系统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科研协同内部控制系统和协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分阶段实施构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探究学术型社区用户协同交互行为生命周期,旨在通过基于学术型社区主题帖的协同交 互行为的调研分析,指导学术型社区用户协同交互行为的持续开展,促进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过程】分别 选取丁香园社区的热门版块和冷门版块共计 4个版块的 84日内的病例帖作为样本,进行时序性调研分析,并计算 各版块的生命周期分布。【结果/结论】丁香园社区协同交互行为整体生命周期均值为 40.5日,热门版块相对冷门版 块而言其协同交互行为活跃期和衰退期均更长,学术型社区用户在工作日的协同交互频率要明显高于非工作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科研机构是科研创新的核心参与主体,在学科划分基础上对其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规律的分 析,有助于揭示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学术交互的学科差异特征,并指导科研机构用户依据学科特征合理利用学术社 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选取中国科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用户学科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术社交网络 ResearchGate(RG)和Academia.edu(Academia)的用户行为数据,从用户分布、交互关系、成果分享和主题关注四个 方面归纳不同学科用户的利用行为差异。【结果/结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的科研机构用户能积极且有 效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化学科学、信息科学的用户参与意愿强烈但利用情况不够理想,工程与材料科学、管理科学、 医学科学的用户目前参与人次较少但仍具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区别于文献资源集合,网络音频资源集合的组织具有更强的个性化特征,其用户偏好的揭示不仅可拓展数字资源集合组织行为规律,亦有助于网络音频资源服务水平的提升。[方法/过程]选择代表性网络音频资源分享平台中的用户自组织音频资源集合作为样本,通过对音频资源集合名称的高频热词分析,探究用户创建网络音频资源集合逻辑与组织偏好。[结果/结论]相较于文献资源集合组织中对文献资源类型、学科领域等的强调,用户在创建网络音频资源集合时具有优先情感表达(内部归因),其次进行风格、主题、语种描述(外部归因)的组织规律和行为偏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为科研成果交互分享提供了平台支撑,针对平台中高影响力成果的特征分析, 有助于拓展高影响力成果研究维度,为平台优化及用户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选择学术社交网络中 iSchool成员的8449篇高影响力成果作为研究样本,从年份、刊物、作者3个视角探究其分布特征,并应用时间序列 聚类方法归纳影响力变化模式及规律。【结果/结论】来源年代近、刊物质量好、合作意愿强为多数学术社交网络中 高影响力成果的共有特点,虽存在部分高质高产的核心作者但作者来源整体分散,经典成果同样能在平台中保持 并延续其高关注度。高影响力成果影响力变化呈现出线性增长型、趋向饱和型、趋向衰退型和热点猛增型4种模 式,主要体现了科研成果借助学术社交网络提升和发挥持续影响力的整体趋势。【创新/局限】本文创新点为分多维 度揭示科研成果特征,利用时间序列聚类分析方法归纳指标变化规律,丰富基于资源层面的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 为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线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相关研究随之增多,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验证的与付费意愿相关的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对检索并经筛选后得到的29篇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定量元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纳入分析的7个影响因素与用户的在线知识付费意愿显著相关,其中感知价值相关程度最高,感知风险性与付费意愿呈负相关性并且相关性最弱。平台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主观规范、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性5个自变量与知识付费意愿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在线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验证,为在线知识付费体系完善和相关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