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关于体育测量学科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体育测量学科的发展,分析了体育测量当前研究和应用主流;与全球健康潮流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对人的全面研究,追求测量手段方法的先进实用.并对体育测量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大变革。它打破了我国学校体育几十年一贯制的格局,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3.
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专家调研、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综合评价问题进行评价,阐述了综合评价的基础,即评价内容由单一转向多元、评价标准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评价形式的丰富多样。提出了权重分配的几个原则,并对综合评价方法作了介绍,以期解决在综合评价问题上的困惑,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4.
多媒体体育教学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条件、应用类型、应用特点以及应用前景,分析了多媒体体育教学的应用特点,提出了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5.
李敏  孙凤芹  仇建生 《科教文汇》2009,(30):213-214
本文通过对南通实施“体教结合”训练模式的几所学校的教练、领导以及业余体校领导的访谈,了解到该模式的起源和现状,总结了该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了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希望能为地方业余训练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1 问题的提出 铅球是以远度计量成绩的田径项目。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千方百计,采用各种训练方法、手段,归根结底,为的是将铅球推得更远。“连续变量”是我们设计的一种新训练方法,可能会对从事铅球专项训练的人们有所启迪和帮助。 只要稍为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围大多数人可以轻松地将重量很轻的铅球推到十几米远,而却很难将7.26公斤的铅球推到十米,显而易见,投掷的铅球重量不同。但是,如果将投掷重量有意组合为一定差额的“连续变量”,在较轻重量至7.26公斤  相似文献   
27.
1 问题的提出 1992年,笔者以课题的形式,在全面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师专体育规格”,并且从反映师范院校特点,从师专培养对象今后的工作需要出发,在规格制定中,突出了师专公共体育的师范性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检验。即如何将理论研究性质的培养规格在体育实际工作指导文  相似文献   
28.
师专学生公体课成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南通师范专科学校仇建生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往往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人才培养规格,而科学的评价方法,则可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性。本文就师专学生公共体育培养规格谈谈体育...  相似文献   
29.
关于修正、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演变进行梳理,对传统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现行学校体育理论体系进行比较,提出修正、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建议:“学校体育学”应成为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处理好学校体育理论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学校体育目标要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一致;基于课程改革学校体育理论应作全方位改革;先进理念的推行要有具体方法的支撑;及时吸收理论新成果,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尊重前人的成果,理论创新要有根据.  相似文献   
3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难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专家研讨、文献资料法,从教学方案的制定、不同水平目标的衔接、体能发展目标、学习评价、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难点进行分析。提出要制定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案、把握不同水平学习内容的衔接、重视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重视发展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提供必要的学习成绩评价的模式。旨在使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