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大学生就业问题己经越来越成为目前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建  余为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98-99,101
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原理构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部保障体系由教学设施、导师队伍、研究生、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创新基地、学住论文、管理机制等8个要素组成,外部保障体系由政府、市场、高校(科研院所)等3个要素组成,提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对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的心理,从讲好第一堂课开始,介绍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教育等六点提高学生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建设的经验,采取"两个坚持一个弘扬"的办法,壮大专业教师队伍;按照拓展专业内涵的思想,坚持"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原则,探索"1+2+1"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特色"的培养思路,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进行MIT"过程管理"教学模式和双语教学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余为  汪忠德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85-187
探讨了正确设置青年学生的心理参数的具体方法与技巧等问题,分析了当今青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论述了青年学生心理参数的监督与设置、心理参数设置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如何配置心理参数来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建议。在校园中大力开创疏通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心理咨询室,利用课堂阵地,发挥家教的作用,开展团队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强化市场意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和咨询机构、融入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18日,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评选出了包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在内的53名全国道德模范。这53名全国道德模范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但他们的事迹却彰显了凡人善举的道德力量,可亲、可敬、可信。他们的产生,是社会、公众对道德的呼唤,更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人,都在自觉而持久地遵守社会道德标准,推动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构建着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结合长江大学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实际,总结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经验,提出了"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质量观"的观点,建立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完善学校自我评估体系,推动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长江大学测井学科概况以及学科队伍、科学研究情况,提出了“立足专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目标为主线,以构建学生合理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为依据,以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核心,拓宽基础,提高能力,增强素质,构建测井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探索测井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的建设思路;规划了“十一五”测井学科建设蓝图,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评估组织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评估运行机制和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的法制保障体系的思路,分析了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人文环境条件、制度条件、师资条件、物质条件、科研条件、教学条件等六个要素,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标准,对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