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2010年开始,教育部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和三届“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迅速掀起了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的热潮,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他们有从事职业教育的韩亚兰、徐英杰、张金波、汪秀丽等,有搞特殊教育的刘佳芬、代建荣、黄金莲、杨小玲等,有扎根山区的汪金权、范妹锁、王生英、孔庆菊等,有从事幼教的石利颖、孙明霞、吴绍萍等,还有来自小学、中学、大学的李吉林、张丽莉、金展鹏、胡遂等。他们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热爱教育、关怀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把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人民教育事业,彰显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各界的重视,随之也出现了大量关于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讨论。此时,研究感恩心理的发生、发展等心理规律就变得举足轻重。因为,了解了感恩心理的产生、作用机理才能在日常的感恩教育中做到有的放失。人要形成感恩的行为,必须首先形成感恩的需要,继而转化为感恩的动机。而作为研究人的动机的重要理论之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比较全面和科学的阐述了人的需要特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联系,笔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试图揭示感恩心理的产生与作用机制,以期对当代感恩教育的实施产生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新手到专家,辅导员职业成长先后经历着适应阶段、成熟阶段、突破阶段和稳定阶段四个重要阶段。从适应阶段对职业的认知以及对角色的调整到成熟阶段的学习充实、实践锻炼与积极反思,实现对常规与自我的突破,最终成为辅导员队伍中稳定发展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教育也失去了其本真,同样也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问题。大学生行为失范究其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的失真以及大学生自身。除此以外,现行的道德教育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本质、内容与方法都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该课及学生的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和探索,形成了“一二三”讲授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所谓“一二三”讲授法,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精、二优、三结合的讲授方法。  一精即教师在对学生和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重难点,精心备课,以专题式进行精讲,力争使每一次课、每一个专题都成为教学精品。  学生做人、成才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课堂教学不可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一项基本战略,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理论内涵和价值目标方面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助推。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形势,高校德育在其地位、内容、方法、手段、队伍、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八条富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析感恩心理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各界的重视,随之也出现了大量关于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讨论.此时,研究感恩心理的发生、发展等心理规律就变得举足轻重.因为,了解了感恩心理的产生、作用机理才能在日常的感恩教育中做到有的放失.人要形成感恩的行为,必须首先形成感恩的需要,继而转化为感恩的动机.而作为研究人的动机的重要理论之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比较全面和科学的阐述了人的需要特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联系,笔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试图揭示感恩心理的产生与作用机制,以期对当代感恩教育的实施产生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
1998年,笔者针对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现状,提出了小学语文“三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研究[1],改变单一的以课本为主的阅读课,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形成以课本为主的阅读课、自由读写课、语文实践活动课三轨同时运行的教学模式。[2]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水平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对第二轨--自由读写课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由自由读写走向开放式读写社区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